关于运河济宁段几个称谓的刍议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郭伟 发布时间:2022-09-25
摘要:大运河申遗成功,作为中枢地段的济宁市在京杭大运河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此对运河济宁段几个称谓提出个人的建议,与大家商榷。

大运河济宁段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作为中枢地段的济宁市在京杭大运河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同时,为了充分挖掘我市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大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开发,进一步叫响运河济宁段的文化名片,在此,对运河济宁段几个称谓提出个人的建议,与大家商榷。

  一、运河屋脊

  运河济宁段的南旺是大运河全线的至高点,被称之为运河的“脊梁”或“水脊”,也有文章把南旺称为“运河屋脊”。 笔者以为称为“运河屋脊”最佳。

  1、含义准确。“水脊”所欲表达的是大运河的最高点,但是从水面里像脊梁骨似隆起的土地也会被称为“水脊”,如南北朝时期,余东开始露出水面,后逐渐积成一条狭长的水脊(引自江苏省南通市的余东镇介绍)。脊梁原指脊背,也指物体上像脊梁骨似的隆起部分,现多比喻作支撑的人或物体。屋脊,指屋顶相对两边斜坡之间顶端高起的部分。用来比喻海拔最高的地方更为形象易晓。

  2、屋脊作为地形用语被广泛使用,如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形象表达出其为地球表面海拔最高的地方。

  3、“运河屋脊”一词大气响亮,让人容易记住,便于传播宣传。

  因此,建议把大运河济宁段的南旺统一称作“运河屋脊”。

戴村坝

  二、济州河

  济州河南起济州(今济宁市)南面的鲁桥镇,北到须城(在今东平县)的安山,长150里。至元十八年开凿, 翌年十二月完成。济州河的开凿,是隋唐大运河截弯取直的肇始之举,初步奠定了元代迄今京杭大运河的走向和格局,实现了京杭通航,南来漕船由济州河进入大清河,再循海岸北上入直沽(今天津市大沽口)转赴京城。

  明代重浚会通河后,济州河、会通河这两河段通称会通河(《元史》中的《河渠志》单列《济州河》一章)。至此,叫了一百二十多年的济州河并入会通河。济州河随着年代的久远慢慢淹没在历史尘埃中。

  济州河是以济宁旧称命名的一段运河,在京杭大运河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要加大对济州河的研究,重新叫响“济州河”这一历史名称。

济宁河道总督衙门

  三、运河总督府

  河道总督衙门是京杭运河及相关河道的管理机构,明清管理运河的最高行政机关,设在山东济宁,为明代工部尚书宋礼所建,初名为"总督河道都御史署"。明清两代又先后称为:总督河道部道衙门、总督河院署、总督河院署、东河河道总督衙门,后人简称为河道部院署,或简称作河道总督衙门。时下报道中多用河道总督署、 河道总督衙门、河道总督府。称谓的不统一,会影响其知名度的提升。

  明清时期,“河道”一词专指京杭大运河,尽管河道总督府对黄河包括其他河流也有管理职能,但主要也是为了确保大运河的畅通无阻。今天仅称“河道”,反而不知所指。笔者认为,对于河道部院署、河道总督署原名称也不必拘泥,应进行面向现代的转换。既要统一,又要上口。简洁明了,张口就来。比如我们现在称孔府、孔林,大家耳熟能详。其实孔府真正的名称叫衍圣公府,孔林真正的名称叫至圣林,如果我们现在给人家讲衍圣公府、至圣林,还须再解释一番。

  将往日的河道总督衙门称作“运河总督府”,反而能更准确地表达这一古迹,更能实现启动这一项目宣传运河文化的目的。这个名称若被其他地方命名,我们将坐失先机。

  公交车站即可设运河总督府站,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公众宣传。试想公交车上一声:“总督府站到了!”外地游客就会入耳入心,遥想“运河之都”的往日辉煌;济宁人的家乡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

玉堂酱园

  四、姑苏玉堂

  “姑苏玉堂”是清嘉庆年间济宁人接手苏州戴某“姑苏戴玉堂”酱菜铺时定名的字号。清康熙53年(公元1714年),苏州船户戴某常靠水运来济宁经商,在济宁州南门口运河南岸开起了酱菜铺,字号“姑苏戴玉堂”。清嘉庆21年(公元1816年),戴氏决定将经营了近百年的酱园出售,济宁大药材商冷长连与时任两江总督的济宁人孙玉庭官商联合,两家各出白银500两买下了姑苏戴玉堂。 酱园由此更名为“姑苏玉堂”,逐渐成为济宁城里首屈一指的大字号。道光年间,为了改进技术,曾派人又到江南某酱园学徒一年,对学来的技术又加以改进,终于使玉堂产品“味压江南”。小说《镜花缘》曾誉其“济宁金波酒”为“天下美酒”。玉堂酱园近300年的历史,基业长青,至今生意兴隆。

  玉堂酱园既是运河的产物,又是运河文化鲜活的载体,是南北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是集漕运、商贸、手工业和农产品加工、农业商品化于一体数百年历史老店。

  “姑苏玉堂”这一运河文化品牌给人厚重的历史感。建议重新加上“姑苏”二字,叫响“姑苏玉堂”这一名称。在原址(今玉堂酱园总门市部)以产品为轴线,展示玉堂酱园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让人体验到历史穿越感,实现商场与景点一体化。

  五、林则徐大堤

  清道光十一年(1831)十月初七,时任江宁布政使的林则徐被擢升为东河河道总督。其时正值运河冬季疏浚开工季节,林则徐沿运河北上,到济宁赴任,顺路查看运河挑挖工程。他在查验运河各工段时,发现运河部分堤防年久失修,于是上奏朝廷,请修上河、下河、泇河各厅土石埽工以及减水闸座,并亲临现场督阵拆修。《清实录》上载:道光十二年四月丙申,修山东运河上河、下河、泇河各厅土石埽工并减水闸座。从河道总督林则徐请也。

  泇河也称泇运河,明代开挖韩庄支渠,揭开泇运河之开端,韩庄也因此成为开泇发轫之地。京杭运河之泇运河济宁境内自夏镇南三孔桥向东,过寨子、刘昌庄、彭口闸转东南穿郗山至韩庄。

  虽然林则徐在济宁任职河道总督时间非常短暂,但是在历任河道总督中,知名度恐怕无人比肩。这一重要资源需要大力挖掘。查林则徐任职东河河道总督的相关史料,由他亲自提议修筑的运河工程中,济宁段明确具体的实物载体仅此一处。建议将韩庄泇运河的一段大堤命名为“林则徐大堤”,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责任编辑:孔孟之乡

上一篇:大运河,大地上的政德丰碑

下一篇:没有了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4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