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运河千秋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任思远 发布时间:2019-07-31
摘要:元明清三朝均在此设有运河最高司运机构“河道总督衙门”,使济宁成为声名显赫的“运河之都”。

运河千秋

  探讨隋朝灭亡的原因,大运河的修筑恐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隋炀帝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运河两岸白骨累累,百姓困厄堤道、苦难深重,不得不揭竿而反。若探讨唐朝兴盛的原因,最重要的因素同样是因为大运河的修筑,它使中华五千年黄河文明一下跨进到黄河、长江两河文明时期,国家财力成倍增长,长安城内“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历史似乎给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国家兴亡,成也运河,败也运河。

  说起“隋唐大运河”,或许有人称之为“京杭大运河”,这怕是又一个误区。我们现在的京杭大运河可不是隋炀帝时期修筑的,它其实是在元朝修筑,明清时期清理疏通,直到现代还在不断修整治理、并一直断续沿用至今的一条运河。

  隋唐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与古长城、新疆坎儿井并称中国古代三项最伟大的工程。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全长2700余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但是隋炀帝修筑的运河并不是后世这一条京杭大运河,虽然两条运河都起自北京,终至杭州,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甚至部分航段是重叠的,但它们确确实实是两条不同的运河。

  隋唐大运河是由四段水渠构成:永济渠,沟通海河与黄河;通济渠,沟通黄河与淮河;邗沟,沟通淮河与长江;江南河,沟通长江与钱塘江。元代京杭大运河改原“人”字形航道为近似直线航道,裁弯取直,不再绕道洛阳和开封,为此先后开凿了通惠河、会通河和济州河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朝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这条大运河由七段水渠构成:通惠河,连接北京至通州;北运河,连接通州至天津;南运河,连接天津至临清;鲁运河,连接临清至台儿庄;中运河,连接台儿庄至淮安;里运河,连接淮安至瓜洲;江南运河,连接镇江至杭州。隋唐大运河绕道洛阳,不经过山东,而京杭大运河不仅经过山东,其最重要的中心调控枢纽,也是运河上最凶险的河段正在山东济宁。元明清三朝均在此设有运河最高司运机构“河道总督衙门”,使济宁成为声名显赫的“运河之都”。

  隋朝为何要修筑这条运河,首先要推重隋王朝对国家宏观把控的战略构思。重新考量、整合南朝、北齐、北周统一于隋后,国家一盘大棋的合理布局。洛阳是隋朝的“东都”,是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运河的启运使洛阳成为天下一统的四海中心。

  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自东晋衣冠南渡以来,南方经济文化大幅度向黄河文化接近。北朝经过几百年的战乱,经济遭到严重冲击,长江经济已经赶上、甚或超过了北方经济。继续加强和融合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巩固和促进大一统的格局是大势所趋。特别在元朝以后,有了这条大动脉,“半天下之财富,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北方的棉花南下,江南的漕粮、苏杭丝织品顺河北上。当时运河上是“漕船往来,千里不绝”。大运河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南方,也把南方鱼米桑茶水乡文化带到了中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互补化和共繁化。

  从军事角度分析,国家政要、军事力量主要集中在北方,军事行动所需运输之大量粮秣,在水运占有主导地位的年代,快捷方便,形势一旦有变,大军扬帆,旦夕可至,甚或传檄威慑而定。运河对于国家物资调配和储积,特别是边远地区的社会稳定,及军事快速应变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隋唐大运河的开通崛起了沿河几十座繁荣之城市。城市意味着人口的相对集中,意味着因大河经济而构成的社会经济体,进而是城市繁荣和人民富裕。例如棉花主要产在北方,而南方纺织业更为发达,大运河的繁荣、社会需求量的极大增长、商品的集散,刺激了北方棉产量和南方丝织业的兴盛,造就了扬州、杭州、苏州、淮安、济宁、天津等一批运河边上的城市。在古代社会,运河兴则朝代兴,运河衰,则国家亡,京杭大运河成为了国家之命脉,民生之基石。

  十九世纪后,随着津浦铁路通车,京杭大运河的作用逐渐减小。黄河迁徙后,山东境内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济宁以北的河段现已淤塞,只有以南这段还在维持。

  小可拟联一副,为我们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击节赞赏:

洪波挽五水,算来粮帛船舫,南到通州,北到通州;

往事越千年,细论隋唐轶史,成也运河,败也运河。

责任编辑:孔孟之乡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4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