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许多不良文人和不法商人,更进一步说有些既是不良文人又是不法商人借“国学”之名行忽悠大众、骗取名利、欺世盗名之实,曲解“孝”义,值得警惕。 他们盛行读经,大行其“孝”。但“孝”是什么?是不是像某些专家、学者、官员所宣讲的那样:无条件地服从和无原则地驯服,即被鲁迅先生早已批判过的“愚孝”? 一些学生家长受其毒害,被某些自称“国学家”的人欺骗、耍笑且帮人数钱而不自知。他们当中有的人自己庸庸碌碌不思进取,却要求孩子必须出类拔萃。他们离麻将桌很近 ,离书桌很远;常去应酬的酒店坐坐,不去孩子的教室看看。还自以为是,要求孩子必须服从,否则就是不孝。真是岂有此理,荒谬至极。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暂且不说现代文明的人权观念、民主意识,仅就一些专家、学者、官员对“孝”的解读,显然也是误读误用的。仅以传统注释而论,某些所谓“国学家”的理解也是错误的。 《十三经注疏》中汉代经学家赵岐这样注孝:“于礼有不孝者之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以上句子,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一、父母想干不仁不义的事,子女不加劝阻是一不孝。 二、父母失去劳动能力,家里又穷,子女不想办法挣钱,是二不孝。 三、如果没有了父母,但儿子不愿娶妻生子担负起为人父为人夫的责任,不能为家庭延续后代,是最大的不孝。 由此可见,“无条件地服从和无原则地驯服”,恰恰是不孝。 我们对传统文化,不要一味地盲从别人,也不要一味地赞同,而是要有继承、有怀疑、有批判,当然还应有改进,有创造。 对传统文化不“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才是真正的孝。 作者简介: 高洪义,1967年出生,山东夏津人,山东大学文学学士,《中国教育》特邀记者、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海尔集团黄金奖获得者、董子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运河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自198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近期诗歌选评》上发表诗评起,现已在中外报刊发表诗文过千首(篇),“细数华年酬壮志,英雄用文亦欣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