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个人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老话说百善孝为先。把孝道列为百善之首,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的封建社会里,“举孝廉”是培养和选拔官吏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汉代,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古代的《二十四孝图》,已成为孝道的典范,影响和教育了一代一代的人。《论语》中更把孝悌作为仁之本。孔子的学生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孝悌关乎国家的安危,社稷的兴衰,只要推行孝悌便会政治清明,国泰民安。我国历史上的很多明君,都把孝道作为为政之本,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略。《论语》为政篇: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时,孔子引用《尚书》里的话来解释自己用孝悌观念来影响社会政治,就是参政了。这一则对话就说明了儒学创史人孔子一开始就将宣扬孝悌观念的活动看成是政治行为。 《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论述,集中在为政篇和里仁篇。摘录下来,备考。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知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是忧。” 3:子游问孝,子曰:“今日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別乎?” 4: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5: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6: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7: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8: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孝之纲领,行孝之原则,孝道之标准。 从孔子对孝道的论述中,孝道可分为四个方面,养亲、敬亲、安亲和祭亲。我国宪法规定,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养儿防老,行孝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子女对父母的物质奉养,这是孝道的底线。如果连养亲这一点也做不到,丝毫不问父母的事,任由双亲挨冻受饿,那就是千人骂万人唾的忤逆不孝之子,禽兽不如。这种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孝的人,别指望他对别人会有什么真情,这样的人断不可交! 但是孔子眼中的孝并没有停留在物质的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就是说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又与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现在有些人就是这样,动辄就给父母脸色看,极不耐烦,或者高声大气,又吵又闹,或者长时间的不见父母面,于孤独的父母以不顾,没有情感上的交流,根本就做不到敬亲。孔子认为养亲易,敬亲难。“色难”说的就是子女侍奉父母能够经常和颜悦色是件很难的事。“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对于父母的不是,孔子认为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奉养,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并不怨恨。“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还要求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周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的遗志讨灭了商纣王,故孔子赞扬他们说:“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中庸》十九)司马迁著《史记》,班固著《汉书》都是立志完成其父遗留下来的未竟事业,是孔子孝道观最高要求的体现。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从血液中流淌出来的,是最无私的,父母对子女的关心与牵挂那是无时无刻,终其一生的。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歌颂的就是这种伟大的母爱。其实很多时候,父母并不要求儿女为他们做些什么,只要儿女平平安安,一切顺利,不给他们添心事,惹麻烦,他们就非常满意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唯其疾是忧。”这就是老夫子眼中的安养。孔子认为,子女能够做到只让父母担忧自己的疾病,而不用担忧其他,就是孝了。我很欣赏孔子的“父母唯其疾是忧”这句话,自己也是感同身受。当然这句话也给子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也是孝的一个方面。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清明扫墓是中国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浸润着人们对已逝亲人们的无尽的思念和浓浓的亲情,表现了后人永不忘先人们教养之恩的孝道。 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孔子的孝道观也许有它的局限性,但是孝道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继续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