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而敬”:曾子对孔子孝道的继承与发展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曾振宇 发布时间:2017-07-14
摘要:在儒学发展史上,正因为曾子肩负传道者的重任,在先秦典籍中存在着大量的孔子、曾子言词非常近似的材料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价值体系中,孝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孝是整个古代社会伦理观念和社会政治的逻辑起始。在语源学意义上,孝的初始含义是敬老爱老、事亲善行。《说文》:“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尔雅·释训》:“善父母为孝”。但是,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往往认为孝是人类先验的天性,类似于莱布尼茨哲学意义上的“预定和谐”。譬如,《孝经·圣治章》说:“父子之道,天性也”。《吕氏春秋·节丧篇》又云:“孝子之重其亲也,慈亲之爱其子也,痛于肌骨,性也。”朱熹也认为:“能事父孝,则事天之理自然明;能事母孝,则事地之理自然察。”(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143页)其实,伦理道德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并不是“人猿相揖别”以来就已经存在,而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儒家思想史上,以孔子儒家为代表的原始儒家探讨了孝论的基本内涵,曾子继而加以完善与发展。孝是“至德要道”,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儒家孝论的思辨性有所增强。

曾子 

  根据钱穆先生的考证,曾参的生卒年为公元前505年——前436年。(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94页)曾参父子同为孔子弟子,但曾子入孔门的时间比较晚,可能是在孔子结束周游列国回到鲁国之后。曾子比孔子小46岁,在孔门弟子中年龄最小。在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去世之后,曾参成为在道统上继承与传播孔子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对曾参也寄予了殷切希望,在先秦典籍中可以发现许许多多师徒之间的对话。譬如,《大戴礼记·主言》篇记录的全是孔子、曾子问答之语。在“孔子闲居,曾子侍”之时,曾子问:“敢问何谓主言?”“敢问不费不劳可以为明乎?”“敢问何谓七教?”“敢问何谓三至?”此外,在《礼记》、《孝经》中也可见到大量的师徒之间的问答。曾子在多年的学生生涯中,逐渐也摸索出了如何有针对性地向老师提问的决窍:“君子学必由其业,问必以其序。问而不决,承间观色而复之,虽不说亦不疆争也。”(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卷四《曾子立事》,中华书局1983年版)公元前476年,曾子为孔子守丧结束后,开始在故乡设帐,讲学授徒、著书立说,广泛传播孔子学说。在儒学发展史上,正因为曾子肩负传道者的重任,在先秦典籍中存在着大量的孔子、曾子言词非常近似的材料:

  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曾子说:“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论语·子张》)

  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

  曾子说:“三十、四十之间而无艺,则无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矣。”(《大戴礼记解诂》卷四《曾子立事》)

  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曾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孟子·滕文公上》)

  语言文字上的相似与雷同,恰恰间接证明曾子在儒家文化薪变流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这正如元朝文宗所赞:“朕惟孔子之道,曾氏独得其宗,盖本于诚身而已也。观其始于‘三省’之功,卒闻‘一贯’之妙,是以友于颜渊而无愧,授之思、孟而不湮者与!”(《山东省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曾子志》第三章《历代颂赞》,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页)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发现的郭店楚墓竹简的内容与《大戴礼记》中的《曾子》十篇多有相似之处:

  例一,郭店楚简《缁衣》简文:“子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索,其出如□。故大人不倡流。《诗》云:‘慎尔出话,敬尔威仪。’”(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故大人不倡流”一句,在《曾子立事》篇记为:“君子不唱流言”,《礼记·缁衣》篇记为:“故大人不倡游言。”流言即“游言”,即无根据的言论。

  例二,郭店楚简《缁衣》简文:“子曰:可言不可行,君子弗言;可行不可言,君子弗行。”(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曾子立事》谓“人信其言,从之以行,人信其行,从之以复……。” 楚简《缁衣》和《曾子立事》都强调言行应一致。

  例三,郭店楚简《六德》篇:“是故先王之教民也,始于孝弟。君子于此一偏者无所废……。孝,本也。下修其本,可以断讪。”(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曾子大孝》篇谓:“民之本教曰孝,其行之曰养。”《孝经·开宗明义》又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伦理教化之本,三种文本的论点基本一致。

  学界普遍认为,郭店楚墓的下葬年代约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竹简写成的时代应当更早。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曾子》十篇,曾被其它先秦文献所征引。譬如,《荀子》和《吕氏春秋》皆引用《曾子》文句。据此推断,《大戴礼记》中的《曾子》十篇当是先秦文献,其写作时代早于郭店楚墓竹简,两者的思想内涵呈现出前后相续的逻辑关系。

  曾子以孝论著称于世,其孝论源于孔子,泽披孟、荀。总括其要,曾子孝论包含以下几层义旨:

  (1)养亲

  《诗经·小雅·蓼莪》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为抚育子女成人,含辛茹苦,历尽艰辛。子女成人后当思鸟兽反哺之情,尽其所有供养双亲,使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尽可能得到满足,这是曾子孝论最低限度的要求:“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而德美重于后世。”(王利器:《新语校注·慎微》,中华书局1986年版)“曾子养曾晰,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晰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孟子·离娄上》)昏定晨省、嘘寒问暖,是子女每日应行之礼节。为双亲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须臾不可忘怀之养亲之道。“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卷七,第七章,中华书局1980年版)青山不老,韶光易逝。俟至子女成人,父母年寿已高,在世之日有减无增。子女养亲应有紧迫感,安身处世应以如何才能奉养好双亲作为其基本价值尺度。“亲戚既殁,虽欲孝,谁为孝?年既耆艾,虽欲弟,谁为弟?故孝有不及,弟有不时,其此之谓与!”(《大戴礼记解诂》卷五《曾子疾病》)基于此,曾子提出了一个入仕原则:父母在时,子女应“不择官而仕”。“故吾尝仕为吏,禄不过钟釜,尚犹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其逮亲也。既没之后,吾尝南游于楚,得尊官焉,堂高九仞,榱题三围,转彀百乘,犹北向而泣涕者,非为贱也,悲不逮吾亲也。故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若夫信其志,约其亲者,非孝也。”(《韩诗外传集释》卷七)他在莒国任低级官吏,俸禄只不过是三秉小米,却没有嫌弃,而是“欣欣而喜”,因为双亲可以享用,人生价值已得到实现;父母亲去世后,齐国、晋国、楚国竞相聘他为官,俸禄优渥,但曾子却“北向而泣涕”,其原因在于父母已辞世。如果一定要等到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之时才想起奉养双亲,那是一种不孝行为。

  (2)敬亲

  孟子认为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几希”之别就在于人类有伦理道德观念。孔子尝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从物质生活上供养双亲仅仅只是人伦之孝的初始要求,只有建立在忠心敬爱血缘情感之上的孝亲,才是孝道深层底蕴,否则与禽兽生理本能并无性质上的区别。曾子把孝分为三大层次:“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大戴礼记解诂》卷四《曾子大孝》)这三大层次实际上也就是孝之三境界。“尊亲”即敬亲,何谓“敬”?曾子自释:“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大戴礼记解诂》卷四《曾子立孝》)“敬”的基本含义为忠心之爱,敬亲是指建立在自然情感基础上的敬爱之心。学生单居离问曾子:“事父母有道乎?”曾子答:“有,爱而敬。”(《大戴礼记解诂》卷四《曾子事父母》)敬亲是养亲的伦理尺度,敬亲前提下的养亲才合乎人伦之孝。《盐铁论·孝养》篇载:“周襄王之母非无酒肉也,衣食非不如曾晰也,然而被不孝之名,以其不能事其父母也。君子重其礼,小人贪其养。夫嗟来而招之,投而与之,乞者由不取也。君子苟无其礼,虽美不食焉。”周襄王位居九五之尊,天下为家,应有尽有,但仍然蒙受“不孝”之恶名,其原因就在于周襄王之孝只不过是一种“养口体”之孝,而不是“养志”之孝。这恰如《庄子·外物》篇所论:“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忧而曾参悲。”《孟子·尽心》篇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曾晰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异也。’”曾晰喜食羊枣,曾子因而忌食羊枣,以示对父敬慕。这种做法虽然已趋极端,但恰恰说明曾子所追求的是一种基于血缘之爱、内心之情基础上的精神境界,而不是与禽兽略无差异的“养口体”之孝。学生公明仪问曾子:“夫子可谓孝乎?”曾子回答说:“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大戴礼记解诂》卷四《曾子大孝》)孝是一种生命境界,曾子认为自己只是一个“直养者”,属于最低层次,算不上是一个“孝者”;真正的“孝者”是“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曾子自我评价为“直养者”,这当然是曾子的谦逊之词。但由此可以看出,曾子所说的“敬亲”不是三、五天就可以实现的,它指的是一种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道德修养而达到的人伦境界。

  (3)谏亲

  曾子主张应将孝亲建立在敬亲爱亲的自然情感上,但因此也引发出一个问题:如果父母尊长言行不当,子女应当如何做才符合孝道?曾子曾经就此问题请教于孔子,“曾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卷十五)天子有谏诤之臣,虽遭乱世能保天下,诸侯能保国,卿大夫能保家,士能保全名声。由此推论,父母有讽诤之子,可以帮助双亲避免蒙受不仁不义之恶名。因此,父母有过,向其讽谏非但合乎孝道,而且是孝子应尽之义务。《荀子·子道》也载有类似的材料:“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孔子不对。孔子趋出,以语子贡。曰:‘乡者,君问丘也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而丘不对。赐以为何如?’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贞矣。夫子有奚对焉?’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孔子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十分明确:父义则从,父不义则谏。基于此,曾子进而提炼出了以义辅亲、“以正致谏”、“微谏不倦”(《大戴礼记解诂》卷四《曾子大孝》)等等谏亲原则。“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任善,不敢臣三德。故孝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则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于孝子也。”(同上)不仅如此,曾子还将此从情感上加以消化、认可,升华为“君子三乐”之一,将本来是外在伦理之规范内化为心理之愉悦。“曾子曰:‘君子有三乐,钟磬琴瑟不在其中。’子夏曰:‘敢问三乐。’曾子曰:‘有亲可畏,有君可事,有子可遗,此一乐也;有亲可谏,有君可去,有子可怒,此二乐也;有亲可喻,有友可助,此三乐也’。”(《韩诗外传集释》卷九)值得一提的是,郭店楚简的谏诤思想与孔子、曾子一脉相承。简文《鲁穆公问子思》云:“鲁穆公问于子思曰:‘何如而可谓忠臣?’子思曰:‘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公不(悦),揖而退之。”(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另参阅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虽然简文只涉及“谏君”,但是,在先秦儒家思想逻辑思维中,“谏亲”在先,“谏君”在后,先亲后君,“谏君”是“谏亲”必然的逻辑走向。

责任编辑:孔孟之乡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4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