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讯 9月11日,孔氏七十九代宗子、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协会(香港)会长、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筹备组组长、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孔垂长先生,在孔子世家谱工作交流座谈会之后,带队到河北沧州走访孔氏宗亲,就孔子世家谱工作进行交流座谈。陪同参访的有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协会(香港)副会长、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筹备组副组长、世界孔子后裔联谊会(香港)会长孔众,至圣孔子基金会执行长、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筹备组副组长兼秘书长陈泰旭,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筹备组副秘书长、曲阜至圣孔氏家谱研究中心理事长孔卫东,至圣孔子基金会孔子世家基金秘书长孔祥峰等。 孔众先生 沧州孔子学会会长孔繁义、献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孔祥柱和沧州孔氏宗亲代表,对孔垂长先生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举办了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还有沧州孔子学会学会副会长孔祥文、孔令忠、孔文端,学会秘书长孔维涛,学会常务理事孔垂成、孔健,学会副秘书长孔凡胜、孔祥军、孔双美、孔占依,学会理事孔德敏。 沧州孔子学会会长孔繁义在致辞中表示:“垂长宗主莅临沧州,是对我们沧州献县派数万孔氏宗亲的莫大鼓舞,也是我们的荣幸和骄傲。” 孔繁义介绍了沧州历史和文化底蕴。沧州是儒家文化的再生之地。秦火之后,儒家典籍几近湮灭。汉代献王刘德“实事求是,修学好古”,在沧州广泛搜集古代典籍。《孝经》就是沧州的河间人颜芝之子严贞所献,颜芝所创学派史称孝经学派。 沧州孔氏传承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孔子21代孙孔郁出任冀州刺史,其子孔扬封下博亭侯,称下博孔氏。到唐代,出了《五经正义》作者孔颖达。目前,献县派、岭南派、丹阳派、南雄派、洛阳派、临江派、庐江派、浏阳派,都是颖达公的后裔。沧州献县派是颖达公的长子后裔。 2009年孔子世家谱颁布之前,沧州成立了孔子后裔联谊会,在德墉会长领导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18年,成立了沧州孔子学会,几年来团结广大孔氏宗亲。每年组织4次大的活动,一是清明曲阜祭祖,二是928文庙祭孔大典,三是每年农历六月六家谱文化节,把民间家谱续修、整理、保存、研究和中华好家风的弘扬传承结合起来,成为沧州民间文化活动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沧州孔子学会谱牒文化研究室,为家谱搜集、整理、研究、续修提供了一个正式平台。四是每年八月份举办的“孔子思想与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传承儒学,并探讨其在新形势下的应用价值。另外,每年两次组织会员进行游学活动,每月安排一次读书会。 孔繁义说,“垂长宗主莅临沧州,亲自考察沧州孔氏家谱的续修工作,是我们献县派家谱续修工作的一件大事。相信在新时代,我们在垂长宗主的亲自领导下,有全世界几百万孔氏同胞的积极响应,《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一定能圆满完成,届时我们向列祖列宗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献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孔祥柱介绍了河北献县派历史及世系情况。河北献县派是中兴祖前外迁的一大支派。唐朝初期,孔子三十二代颖达公任唐国子祭酒,迁至唐朝国都长安(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三十五代立言公任唐祠部郎中,根据中华民国续修的《孔子世家谱》,立言公的后裔划分为献县派;宋朝时期,孔子四十六代植公参军镇边,举家迁往甘肃凉州(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市);明朝永乐二十一年,孔子五十八代公保公、公伸公为保卫北京及明朝北部疆土,奉旨选兵,进驻河间卫,公保公、公伸公、承答公三人举家迁居河北献县。 新修订的《孔子世家谱》河北献县派共14支。公胜支;公伯支;公保支;公伸支长支 彦友;二支 彦先;三支 彦阳;四支 彦高;五支 彦梲;六支 彦成;公智支;公德支;公明公平支;彦彬支;肃宁支(五十二代忻)。涉及献县10个乡镇33个行政村,沧州市8个市县25个行政村,北京、天津、四川、辽宁、黑龙江、河北等6省十几个聚集地。 孔垂长先生向沧州宗亲们介绍了刚刚于北京召开的孔子世家谱工作交流座谈会的有关情况,认真听取了宗亲们对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各项事宜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宗亲们积极参与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并以修谱为纽带,进一步团结广大宗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孔子世家再续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