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资讯
文化
旅游
儒商
名人
宗教
曲艺
武术
碑学
图片
手机版
| 祭祀礼仪
华夏始祖
姓氏起源
繁衍播迁
姓氏文化
宗亲动态
祭祀礼仪
主页
>
文化
>
始祖文化
>
祭祀礼仪
>
返回首页
癸卯年祭孔大典祭文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王杰 发布时间:2023-09-28
摘要:值先师诞辰2574周年之际,华夏贤达、四海宾朋、孔子后裔,谨以鲜花雅乐敬献于曲阜孔庙大成殿前,恭祭先师孔子、四配及诸贤哲。
维公元2023年9月28日,岁次癸卯,时在仲秋,值先师诞辰2574周年之际,华夏贤达、四海宾朋、孔子后裔,谨以鲜花雅乐敬献于曲阜孔庙大成殿前,恭祭先师孔子、四配及诸贤哲。其辞曰:
大哉中华!
茫茫九州,亘古洪荒;
日月并耀,辰宿列张。
万物并育,不悖道常;
与民更始,五帝三皇。
允执厥中,尧舜禹汤;
夙夜在公,文武成康。
圣哉仲尼!
尼山巑岏,泮水曲鬯;
夫子诞降,麟趾呈祥。
择善思齐,君子有方;
一以贯之,以仁为上。
诗书教化,六艺弥彰;
因材施教,师道荡荡。
伟哉夫子!
忠信孝悌,务本守常;
礼序乐和,大同小康。
四时行焉,百物生长;
流谦处顺,文脉悠长。
经世致用,内圣外王;
譬如北辰,万古同光。
壮哉神州!
百年变局,风起云扬;
四海乂安,五洲激荡。
谁谓河广?一苇能杭;
岁不我与,大道康庄。
守正创新,自信自强;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盛哉儒学!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时代益新,文化日昌。
“两创”并举,殷殷瞩望;
“两个结合”,指明方向。
斯文在兹,其道大光;
于今为盛,再谱华章。
恭敬至哉,夫子如在!
钟鼓渊渊,琴瑟铿锵;
金声玉振,响彻四方。
氤氲满庭,穆穆在堂;
高山仰止,心驰神往。
旧邦新命,功崇业广。
佑我华夏,百世祯祥。
虔肃献供,伏惟尚飨!
责任编辑:孔孟之乡
上一篇:
孔子诞辰日与教师节
下一篇:
西周礼乐美学的演进
频道精选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确定
2025-03-03 17:08:05
弘扬济宁梁祝文化 促进精品旅游发展
2025-02-19 21:04:44
东夷、东夷文化及其源流
2025-01-12 16:32:49
孔子作为商王后裔为何“从周”不“从商”?
2024-12-31 22:16:13
华夏第一贵族孔门爵位怎样从汉代演变至今
2024-12-22 23:12:26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确定
2025-03-03 17:08:05
弘扬济宁梁祝文化 促进精品旅游发展
2025-02-19 21:04:44
邹城市伏羲文化学会暨邹鲁书院召开2024年度年会
2025-01-13 10:10:46
东夷、东夷文化及其源流
2025-01-12 16:32:49
孔子作为商王后裔为何“从周”不“从商”?
2024-12-31 22:16:13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确定
弘扬济宁梁祝文化 促进精品旅游发展
热门资讯
头条关注
精选图片
全球祭孔:政治话语投石问路
中国大陆祭孔大典历史回顾
祭孔两千年文化嬗变
箫韶遗韵,尽善尽美——解读祭孔乐舞
祭孔小故事
从中日新年习俗看两国传统节日的传承
中国各地清明节风俗大观
中国古代的清明节
纪念鲁班,两千五百年从未间断
关于祭孔的300年中西礼仪之争
二月二龙抬头:那些与龙有关的传统节日
天下第一家——孔府过年礼仪习俗
戊戌年祭祀伏羲女娲大典祝文
伍子胥和屈原:两个人的端午
历代帝王庙祭祀:明清皇帝的“中华认同”
伏羲祭祀仪式及文化内涵的变化
重建社会:中国社会家族祭祀的复生
韩国成均馆举办纪念孔子春季释奠礼
关于祭孔的300年中西礼仪之争
二月二龙抬头:那些与龙有关的传统节日
传统礼乐如何塑造“君子之风”?
礼乐文明与文化自信
天下第一家——孔府过年礼仪习俗
戊戌年祭祀伏羲女娲大典祝文
孔祥林:文庙奉祀的教化作用
伍子胥和屈原:两个人的端午
南怀瑾《孟子旁通》:孟子终生奉母教
最火资讯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确定
弘扬济宁梁祝文化 促进精品旅游发展
邹城市伏羲文化学会暨邹鲁书院召开202
东夷、东夷文化及其源流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确定
·
弘扬济宁梁祝文化 促进精品旅游发展
·
邹城市伏羲文化学会暨邹鲁书院召开2024年度年
·
东夷、东夷文化及其源流
·
孔子作为商王后裔为何“从周”不“从商”?
·
孔子嫡长孙孔垂长到台儿庄参访
·
新学遗响:晚年熊十力的经学评论
·
《儒藏》数字化:传承经典,开启儒学新程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