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梁祝化蝶为什么出现在孟子故里?邹鲁地区早就是东夷文化最活泼的地区之一,梁祝故事发生地邹城郭里镇、微山马坡等地在汉魏时期就是名人辈出的地区,在这样一个地方出现这样的故事,与当地文化开放、文人辈出的传播有很大关系,随着“衣冠南渡”文化南移,梁祝故事才随文化人的迁移而传播到南方。我们已经知道,福建、浙江一带等地在文化南移后才形成了后来江南文化的繁华,梁祝才得以在当地生根开花、故事化、戏曲化,广为流传。 ——冯彬 孔孟之乡掌故传说之“梁祝化蝶” “梁祝化蝶”已成为爱情故事的千古绝唱,而故事主人公的故里究竟在哪里,也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千古之谜。2003年10月27日,济宁市微山县马坡村出土明代“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石碑,记载了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同在邹县(现山东省邹城市)峄山读书学习三载,后二人因思恋而死,合葬在泗河西马坡的史情。据悉,这是中国10处梁祝墓中唯一有文字记载梁祝故事,且内容比较详细的碑,也是刻立时间最早的一块碑。遥想当年这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发生在齐鲁大地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 邹县(即今邹城市)西50余华里的泗河南岸有一个村庄叫九曲村,村中有个祝员外,膝下有一女,唤作英台,聪慧过人,见到世家子弟求学中榜,光耀门楣,便乔扮男装,出门拜师求学。她要去的地方就是现在邹城市的峄山,那里当时是儒家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去往峄山的途中,祝英台邂逅了去峄山求学的邹邑书生梁山伯,便一同前往。 来到峄山脚下,但见山上怪石叠垒,络绎如丝,飞流湍泉若隐若现。两人登山而上,进入学堂,只见古木苍苍,掩映秦砖汉瓦。两人毕恭毕敬拜见名师,被分到同桌学习,同室同床住宿。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由于梁山伯忠厚老实,行动拘谨,又因为祝英台防范严密,终究没有让梁山伯察觉英台是个女儿身。两人朝夕相伴,感情日益深厚,尤其是英台,对山伯的爱恋之情越来越浓。 一日,先生有事外出,学堂里放假。英台、山伯便商议趁此机会游遍峄山。游至峄山西路时,但见洞穴颇多,而且洞洞相连,洞中有泉,泉侧现洞。走着走着,忽然看见一个洞里恍然若有光线。两人进了洞,发现里面有石几石床,可坐可卧。东西各有一泉,泉水叮咚,似有人在轻轻弹唱。英台以手试泉,水质微软,触手细腻。英台、山伯不觉大喜,便将此洞叫“梁祝读书洞”,把洞旁泉水称为“梁祝泉”。此后,两人时常到“梁祝读书洞”读书学习,天气炎热时,英台便在“梁祝泉”中沐浴。 三载同窗,弹指一挥间。召英台回家的书信到了,她也思念父母,就辞师回家。梁祝情深如海,十八里相送。此时英台对山伯的爱慕之心越发强烈。一路上,英台清水井边作暗喻,独木桥上比鹊桥,碰到鸳鸯打比方,最后道出月下老人来牵线结姻缘,一直到长亭话别,忠厚老实的梁山伯始终没有领悟。祝英台只得对梁山伯说:“梁兄,你我三载同窗,情深义重,英台想给梁兄提亲。我家有个小九妹,才貌双全,知书达礼,同梁兄十分相配,梁兄意下如何?”山伯忙说:“我家无万贯钱财,又无高贵门第,怕不配贤妹吧!”英台紧追不放:“只要梁兄愿意,单凭你才华人品,我小妹哪论门第家产,望勿推辞。”山伯听英台说的蛮有道理,就把终身大事托付英台。英台临别回头再三叮嘱:“梁兄及早遣媒来提亲,千万别耽误。”山伯连连应诺。 长亭一别,又过半载。一日,梁山伯突然想起英台临别重嘱,便去拜访英台。山伯一见,方知英台是女儿身。英台看到梁山伯大哭起来,说:“小九妹就是英台,梁兄你为何不早托媒来提亲?我们同窗马文才的父亲马太守前些日子遣媒说亲,父亲已经应允了马家。”山伯听后十分后悔,当初十八里相送,英台句句表真情,自己却一点不领悟。他们抱头痛哭并发誓永远在一起,谁也不能拆散他们。他们的哭声被祝英台的父亲听见了,他把梁山伯赶出家门,将祝英台严加看管起来。梁山伯伤心极了,回到家里就病倒了,病情越来越重。 这年秋,朝廷举贤良,学馆把品行端正、学业卓著的梁山伯推举为县令。梁山伯有志为民造福,顾不得私情折磨,带病上任,当年20岁。到任后,兴修水利、治灭虫害、整顿秩序。不到一年,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梁山伯因病痛和劳累交加,次年八月十六,死于任上。临死之前,他告诉家人,要把他埋在从祝家通往马家去的路边,祝英台可以看到他的坟墓。梁山伯勤政安民的事迹,家喻户晓,名扬京城。于是晋安帝谥封梁山伯为“义忠王”。 马家迎亲的日子到了,花轿抬到祝家门口。上轿前,祝英台提出两个要求:一是为山伯穿重孝,二是到梁山伯墓前要哭拜。花轿经过梁山伯的坟墓时,祝英台扑向梁山伯的坟墓,放声大哭,痛不欲生。霎时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坟墓忽然裂开,祝英台纵身跳进坟墓中。一会儿,风停雨住,天空出现一道彩虹。只见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上飞起,绕着坟头翩翩起舞。翻飞间,备受扭曲与压抑的人性,一次次苏醒,一次次回归,一次次升华,从而成为追求爱情自由的强大原动力。 当地乡绅都认为这是节义之事,当为后世所纪念,于是把他们合葬在一起并立碑作传。所葬之地也就是邹县马坡村泗河西岸。当朝宰相谢安有感于祝英台忠贞不渝的情义,向朝廷奏本,赐碑文“义妇冢”。千百年来梁祝墓受到无数恩爱夫妻的虔诚祭拜。 “梁祝”的传说在孔孟故里久远流传,并留下了众多遗迹。早在元朝至元年间(公元1264年),邹县峄山上就建有梁祝祠,至今,峄山上还有梁祝读书洞、梁祝泉、梁祝祠等遗迹,明代邹县县令王自瑾书刻的“梁祝读书洞”和“梁祝泉”依然依稀可辨。它们向来往游人娓娓述说着这一凄婉而浪漫的爱情故事。 “梁祝”的故事离奇却又可信,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她不仅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而且以“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而享誉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