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长,学既成,见楚王性弱,六国无有大志之君,乃辞师西入秦国,期以明珠未暗投也。 至秦,求见于秦相文信侯吕不韦,文信侯奇其人,亦重其书,遂任其为司书郎。当时文信侯兼掌农、工之业,司炉业中有工匠五万,以为秦王赢政六十万军兵器之用。赢政兵器之坚,机弩之利功实在文信侯吕不韦。自李斯来,兵器、铸印等所需文字,全出斯手,一时无两。后偶见秦王赢政于不韦处,说秦王于天下之势,为秦王所重,拜为客卿,信其言,用其谋,二十年间,并兼天下,立都咸阳,拥兵百万,秦王尊为"始皇帝",李斯为丞相矣。 天下初平,所遗文字如商代的甲骨文和少量的金文;周的金文及盟书、石鼓文等;六国当时通行的文字,有金文、古陶文、简牍、帛书、玺印文字等;包括秦国当时的简牍、帛书、玺印文字等等,字不同形,读不同音,使始皇帝有令不能推行,始皇帝乃对李斯曰:"卿为我谋之。" 斯得旨意,遍取前贤之迹,置之左右,日夜苦思,数月而不可得。冬去春来,一日始皇帝兴趣忽动,阅兵于咸阳城南郊二十里之拜将台,李斯、赵高等随侍在侧。只见数万之军,横成行,竖成列,旌旗猎猎蔽日,盔甲灿灿生辉,气势赫赫,威不可挡,李斯心中一动--秦篆诞生了。 李斯回到住处,据刚才看到军队横成行,竖成列整齐有序的威武之姿,结合自己数月苦思的结果,以太史籀书为基,将各国文字取其优点,或增其点画,或颇省改,变字中斜笔为纵横之势,力求其整齐划一,书《仓颉七章》献于始皇帝,始皇大喜,诏告天下,以非秦之书悉烧之,兼施重刑,天下书遂同文。所不去者,唯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始皇时,以李斯所制小篆刻石者,计有七处: 始皇帝二十八年:至峄山刻石; 同年,至泰山刻石; 同年,至之罘刻石; 同年,至琅琊台刻石; 二十九年,再登之罘,再刻; 三十二年,至碣石刻石; 三十七年,至会稽刻石。 二世时,胡亥随始皇所刻,复于其旁加刻,以示其威。会稽刻石旁加刻者,为李斯绝笔之刻,其词曰: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於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刻石,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 当时李斯、赵高、胡母敬辈所做之书,承袭先秦及周一脉,及李斯新体甫出,一时惊为天书,天下拜服。赵高亦一代人杰,光芒为李斯所掩,自是不愤。至始皇去世,二世登基,李斯忠直,屡触二世,为其不喜,宠信赵高。高由是从中作祟,上察圣意,竟诬其与盗通,将斯子及宗族一千余人,并捕入狱,遂代丞相一职。 自李斯入狱,所需权量、印符等文,皆由赵高、胡母敬所做,不复李斯旧时之观,为二世所苦。于是赵高乃暗备酒物,着人送至狱中,命人向其求书《爰历》六章,以为法则,而己暗隐于门外。从仆送上酒物,奉上管颖、丝帛,跪请李斯:"小人卜吉,私敬重丞相,想求丞相书《爰历》篇以宝之。"李斯心下明白,秦庭重狱,一区区下隶,何敢置九族于不顾,有胆量来求书。乃对仆曰:"赵高技穷,何不自来?"高于门外听之,知事泄,直走入内,斥退从仆,笑对李斯曰:"闻丞相数日不思饮食,特备酒食,以慰丞相。"李斯淡然一笑:"丞相建忘,丞相已为卿囊中物矣。"赵高不理李斯,自顾说道:"赵高无能,丞相为奸人所累,不能为丞相谋,请丞相恕罪,高定尽一己之力,一死试为丞相谋之。""丞相勿需如此,"李斯抬眼看了赵高一眼,继续说:"此来,只不过为斯手中笔耳。"赵高"嘿嘿"一笑:"丞相高明,自丞相入狱,无人可为我王书,故高敢请丞相为书《爰历》六章,高以为法,以解我王之忧。" 一阵揪心地痛涌上心头,李斯抬起头,不让眼中的眼泪流下来,象是自言自语,又清晰可闻地说着:"斯志不坚,至受小人鼓惑,愧对先王,使公子扶苏自杀,大将蒙恬身陨于阳周。今斯唯求一死,以报先王善待之泽,丞相勿复再耳。"赵高知不可为,将案上酒食用力向一边推去,怒哼一声,拂袖而去。 李斯仰天大笑:"秦篆生自吾手,不意竟亦随吾而灭,"唏嘘不已。忽而援臂取笔,一时澄心静气,天地为之一尘不染,清明如皓月当空,暗灰的墙上出现了几个大字:"吾后九百四十年,当有一人代吾书迹。"书毕而绝,犹立不动(时二世[嬴胡亥] 2年冬,岁在癸已,公元前208年)。 秦篆遂绝。 后九百四十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20年,公元732年,岁在壬申,李阳冰(音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