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泗水取鼎”图考评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武利华 发布时间:2006-06-28
摘要:

    汉画的题材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依据史书典籍中寓意深邃的传说故事,创作出的有现实意义的历史画面。这部分的内容,精心选材,以图说史,阐述封建伦理大义,图谶神权天授之理,其中,“泗水取鼎”图当属典型一例。
    汉画像石中,历史故事的题材占有一定的比例,如周公辅成王,荆柯刺秦王,二桃杀三士、赵氏孤儿、孔子见老子、“秦始皇泗水取鼎”等,在历史题材的内容中,泗水取鼎图所占的数量又是最多,目前全国已发现的汉画图象中(包括汉画像砖、汉画像石、木刻画)泗水取鼎图的画面有37幅。同一题材的画像,被如此广泛的使用,想必是有它的道理,对这些不同区域发现的同一题材的内容进行综合研究,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泗水取鼎图的故事蓝本

 
    鼎在先秦时代,除了它的炊煮使用性之外,人们又赋予它作为庙堂祭祀的礼器功能作用,给这本来只是普通的烹镬之器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更有甚者,夏朝大禹治水成功后,收“九牧之金”铸“九鼎”成为传国重宝,天下共主的象征。每个朝代的嬗迭更递,无不以有无“九鼎”相传证明其政权的合理合法性。
    禹作的九鼎,本来只是作为九州的象征,《史记·正义》:“禹贡金九牧,铸鼎于荆山下,各象征九州之物,故言九鼎”,然而传说的过程中,又增加了鼎的神明作用,所谓“铸鼎像物,百物而为之用。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左传·宣公三年 》)。“夏后开铸鼎,成,不炊而自烹,不举而自藏,不迁而自行”(《墨子·耕柱篇》),以至于神鼎传为取之无尽的聚宝盆,“周鼎不爨而自沸,不投物,物自出”(《宋书·祥瑞志》)。“九鼎”的象征性和神明性,使之成为传国的重宝。从夏代开始,被帝王珍藏在庙堂里,以至鼎的轻重不可随意打听,问鼎之心被视为窥视王权的不恭行为。
    《左传》宣公三年(前607年)记载了“楚王问鼎”的故事。野心勃勃楚庄王率兵攻打陆浑戎,陈兵于周王室都城洛邑,周定王派使臣王孙满接待打听九鼎的轻重,机智的王孙满回答道:“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圆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桀有昏德,鼎迁于商,祭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定鼎于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宣公三年》)。
    楚未得到周鼎,并不遗憾,因其没有得到神权的庇护,连自己的国土也于公元前 223年,被秦国掠取。公元前256年,秦灭周,乘着周国百姓向东方逃亡的混乱之际, “秦 取 九 鼎 宝器,而 迁西周于? 狐”(《史记·秦本纪)》) 。随着象征神权“九鼎”的失去,西周宣告灭亡。秦国在得到九鼎的同时,不免还有点遗憾,因为秦昭王从周王室取出九鼎,迁鼎途中“其一飞入泗水,余八入秦中”(《史记·秦本纪》正义),因为秦取九鼎可由黄河入渭水,根本不需要经过泗水,一鼎平白无故的飞入泗水确实是不详之兆。另外,还有一种传说,在秦国大兵压境就要灭周的时候,周天子为了不让秦国得全周鼎而又保全其身,将九鼎之一销毁,诈言说一鼎飞入泗水,苏轼在其文中就有:“周人毁鼎以缓祸,而假之神妖以说”。
    泗水是古代南北流向的一条大河,北起今山东沂蒙山,南迄古淮河入海口,蜿蜒数百里,沿途经曲阜、沛县、彭城、下邳等城邑,是古代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鼎落泗水的具体地点,史书记载的非常清楚,《史记·封禅书》:“……秦灭周,周之九鼎没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也就是今天徐州市城北10公里处大运河畔,名为齐梁洪(“秦梁”音误)的村庄。秦梁洪、百步洪、吕梁洪水流湍急,是当年泗水上的三险,经常有船只在此沉没,九鼎中的一鼎落入在这里,完全是可理解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同一中国,然而“九鼎”得而不全,一直成为秦始皇的一大心病,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出巡时,在祭祀泰山完成祭天大典后,就专程来到彭城的泗水之滨,组织人力,打捞周鼎。《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秦始皇的虔诚之心和一厢情愿,落得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只得徒劳而返。
    神奇的故事,在民间传说中更为生动具体,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依“孟浪”之说这样记载:“周显王二十四年(前345年),九鼎沦没泗渊,秦始皇时,而鼎见于斯水,始皇自以德和三代,大喜,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所谓‘鼎伏'也。亦云系而行之,未出,龙齿啮断其系。故语曰‘称乐太早,绝鼎系'”。
    以上所述,就是构成“泗水取鼎”图画像的故事蓝本。不过无论是正史所载,还是野史所传,“泗水取鼎”的传说绝不能看成一般的奇异故事,它里面包含着深层次的政治意义。

二、汉画中所反映的“泗水取鼎”图

 
    就目前发现的考古资料来看,“泗水取鼎”图计发现37幅,其中木刻画1幅,画像砖6幅,画像石30幅。为研究的方便,将这些撷其部分资料精要,赘述如下:
1、江苏盱眙木刻画捞鼎图
    时代:西汉末年。该图刻在棺室与脚箱的隔板上,板长45厘米,宽40厘米,画面上方为一平桥,有马车和骑吏通过,桥下竖立二柱,两边各有三人用力拉绳,水中露出的器物是一大鼎,鼎内跃出一只动物(《考古》1979年5期《江苏盱眙东阳汉墓》图版肆、1)。
2、河南新野安乐寨画像砖捞鼎图
    时代:东汉。砖纵33、横128厘米。画面右方刻一拱桥,桥上有车骑通过,桥两端各有三人赤膊拉绳奋力捞鼎,桥下两人各乘小舟手执圆环,引鼎向上(《河南汉代画像砖》图226,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河南新野樊集M24画像砖捞鼎图
    时代:东汉。砖纵34.5、横120厘米。画面中间刻一拱桥,上树建鼓,有二人持桴击鼓,桥两端各有二赤膊执绳牵引一鼎,桥下两叶轻舟中各乘二人手执圆环、引鼎向上,水面中跃出一龙,扑向绳索(《南阳汉代画像砖》图101,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4、河南新野樊集M36画像砖捞鼎图
    时代:东汉。砖纵32、横120厘米。画面中间刻一拱桥,桥上有栏杆和灯柱,桥两端各有三人拽绳起鼎,桥下刻两只轻舟,舟上各有二人手执圆环、引鼎向上(《南阳汉代画像砖》图141,文物出版社)。
5、四川彭县画像砖取鼎图
    时代:东汉。该图画面简单,画面中间刻一大鼎,鼎盖上有一环,鼎之左右各刻一人拽绳起鼎(《考古》1987年6期《四川彭县画像砖》)。
6、河南南阳杨官寺画像石墓捞鼎图
    时代:西汉晚期。为墓门一侧,纵192、横63厘米。画面下部刻一弯曲的河流,河面中间刻一“水”字,河面两端立有木柱,柱子顶端装有滑轮,滑轮下绳索栓在鼎系上,鼎内露出一龙头(见《考古学报》1963年1期)。
7、山东长清孝堂山郭氏祠捞鼎图
    时代:东汉早期。拓本纵62.5厘米,横194厘米。阴线刻。画面中,在河堤两旁搭成大型支架,中间竖立两只长橦,橦端装有滑轮,左右两方各有四人拉绳取鼎,鼎升出河面,左耳系断掉,鼎倾斜欲坠,下面一人以长竿支撑(傅惜华《汉代画像全集·初编》15号)
8 山东鱼台泗水取鼎图
    时代:东汉中晚期。石纵85厘米,横189厘米。该石应为祠堂画像。画面分为三层,右方二、三层刻泗水取鼎图。画面中间刻一拱桥,桥上竖立两只长橦,橦端栓有滑轮,橦上架云梯,左面六人、右面五人拉绳取鼎,鼎升出河面,鼎内探出龙头,咬断左面绳索,左面六人失去重心跌倒(傅惜华《汉代画像全集·初编》253号)。
9、山东嘉祥武氏祠“左石室”取鼎图
    时代:东汉中晚期。石纵98厘米,横210厘米。该石位于武氏祠左石室东壁,画面右部刻泗水取鼎图。画面中刻有搭建的大型龙门架,架子下面左面四人、右面三人拉绳取鼎,鼎升出河面,鼎内探出龙头,咬断鼎系,拽绳者皆跌倒在地,架子上有许多人物观看升鼎情况(朱锡禄《武氏祠画像石》图四十七)。
10、 山东嘉祥武氏祠内“蔡题三石”取鼎图
    时代:东汉中晚期。此石为清光绪八年(1882年)蔡纫秋(寿生)在嘉祥得后增入武氏祠。该石为三角隔梁石,应为祠堂的顶部,正面刻泗水取鼎图,画面残泐较甚,构图方法和表现内容同武氏祠“左石室三”相同(朱锡禄《武氏祠画像石》图六十七)。
11、 山东嘉祥五老洼第一石“取鼎图”
    时代:东汉早期。石纵93厘米,横83厘米。画面分为三层,第一层刻周公辅成王的故事;第二层刻车马出行;第三层为“升鼎图”,画面中间刻两坡式桥梁,桥上搭建网架,桥两边各有四人拉绳取鼎,鼎升出桥上,鼎内探出龙头,张嘴咬断鼎系,架子上有许多人物观看升鼎情况(《文物》1982年5期《嘉祥五老洼发现一批汉画像石》)。
12、 山东嘉祥五老洼第7石“取鼎图”
    时代:东汉早期。石纵125厘米,横78厘米。画面分为四层,第二层为“泗水取鼎图”,画面中间刻一拱式桥梁,桥上搭巨型支架,桥右刻四人、桥左刻三人拉绳取鼎,鼎升出水上,鼎内探出龙头,咬断绳索,鼎将坠落,一人慌忙在下面接鼎,架子上八位观者。(《文物》1982年5期《嘉祥五老洼发现一批汉画像石》)。 13、 山东嘉祥五老洼第九石“取鼎图”
    时代:东汉早期。石纵118厘米,横87厘米。画面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泗水取鼎图”,画面中间刻一拱式桥梁,桥上竖立二柱,柱子上有滑轮,桥右刻三人、桥左刻二人拉绳取鼎,鼎升出水上,鼎的一只耳系断落,鼎内没有出现龙头。架子上二位观者。
14、山东安丘画像石“泗水取鼎”图
    时代:东汉中晚期。该石为墓室中门旁力石,画分三层,下层刻泗水取鼎图。画面是在河面上搭建巨型支架,上面安装滑轮,有绳索穿过滑轮系在鼎耳,右岸两人、左岸一人拉绳取鼎。鼎升水面,左鼎耳脱落,拉绳者跌倒(《文物》1964年4期《山东安丘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
15、江苏徐州铜山大庙“泗水取鼎”图
    该石为祠堂的右侧画像。纵 厘米,横 厘米。画面分为三层,上层刻西王母,中层刻建筑人物,下层刻泗水取鼎图。画面中间刻一拱桥,桥中间竖立两根柱子,柱端拴有滑轮,桥之左右两侧各有七人拉绳取鼎,鼎内探出一龙头咬断右面的绳索。拱桥中间站立一人,双手各拉一根绳索,桥下有两人,似作捞鼎的辅助。
16、江苏徐州贾汪汴塘“泗水取鼎”图
    该石为祠堂画像。纵131 厘米,横90厘米。画面分为三层,上层刻西王母,中层刻水榭人物、胡人射鹿,下层刻泗水取鼎图。画面中间刻一拱桥,桥中间竖立两根柱子,柱端拴有滑轮,桥之左右两侧各有五人拉绳取鼎,鼎升出水面,鼎内探出一龙头咬断鼎之右系,此图刻画了龙咬断鼎绳时的紧张场面。拱桥中间端坐一人,应为秦始皇。
17、山东嘉祥刘村洪福院“泗水取鼎”图
    时代:东汉早期。阴线刻,拓本纵89.5厘米,横40厘米。画面分为三层,下层刻捞鼎图。在拱桥上,搭建巨型支架,竖立两根支柱,柱端有滑轮,左右各三人拉绳取鼎,鼎升出水面,鼎内探出龙头,支架上一位官员伸头探望,一旁有五位侍者(傅惜华《汉代画像全集·初编》253号)。
18、山东汶上孙家村“泗水取鼎”图
    时代:东汉早期。拓本纵114.5厘米、横92厘米。画分四格,第二格刻捞鼎图,画面构图是在拱桥上竖立两根支柱,柱子顶端有滑轮,两旁各有四人拉绳取鼎,鼎出河面,鼎内出一蛟龙,仰颈咬短左面的栓鼎绳索,鼎欲坠落,水面二人凫水托住鼎,拱桥上搭大型支架,支架上有官员观看取鼎的情况(傅惜华《汉代汉画像石全集·二编》图八七、八八)。
附:泗水取鼎图发现情况一览表

三、“泗水取鼎图”画面构图的分析


    泗水取鼎的故事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也就是说,至迟在汉武帝以前,秦始皇捞鼎的事情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只不过太史公惜于笔墨,没有介绍清楚当时捞鼎时的具体情景和鼎未得到的原因,只是用“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几个字简言盖之,而考古发现的近30幅画像石(画像砖)中刻画的“泗水取鼎图”,补充和完善了这段颇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并成为《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图画注释。
    从发现的“泗水取鼎图”的画面构图来看,当时刻画捞鼎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河面上临时搭建大型支架,支架横跨河面,支架上形成宽阔的平台,平台上有秦始皇为首的官员在指挥着怎样取鼎,支架下是捞鼎的民工。这种搭建支架的捞鼎方法在早期的捞鼎图中是采用写实的表现方法,可以明显的看出支架的排列,晚期的捞鼎图删繁就简,以写意的方法表现捞鼎的支架,如山东武氏祠左石室第三石的捞鼎图,以一条横线表示支架的平台,两条斜线表示支架,简略的已经脱离了支架的原始形象。另一种捞鼎的方法比较简单,在拱桥上竖立两根木柱,柱端上栓有辘轳,绳子穿过辘轳系在鼎的耳朵上,拱桥的两旁有人用力拉绳取鼎。这种画面的构图毫无列外的在桥的中间刻有一人,从山东兖州农机校出土的“泗水取鼎图”刻有“秦王”榜题来看,可以断言正襟危坐在中间的人正是朝思暮想、期盼得鼎的秦始皇。
    由于失落的宝鼎是取九州之金铸成,重量绝非一般,《战国策·周策》有这样的记载:“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鼎八十一万人”。《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取鼎是“使千人没水求之”,如此众多的人们在图画中表现出来确实是一个难题,而汉画像石(画像砖)的作者,采用寓形寄意的手法,画面上仅刻有几个人或十几个人,却象征着成百数千的百姓,在秦始皇的役使下,不遗余力的拉绳拽鼎。
    徐州贾汪汴塘出土的“泗水取鼎图”,左边一排拉绳的是头梳高髻的妇女,右边一排是头著小冠的男子。山东邹城高李村出土的“泗水取鼎图”,全部是女子在拉绳,其中一位妇女怀抱婴儿也参加到拉绳的行列,作者力求表现的是当时男女民众都被役使来取鼎的情况,以此来反映秦始皇的暴虐。
    已发现的“泗水取鼎图”构图虽有不同,但无一例外的是鼎已被捞出水面,而同时在鼎中出来一只蛟龙,咬断鼎系的一端,转头咬向鼎系的另一端。可以说,在泗水取鼎图中,鼎和龙是故事的核心。鼎象征着秦政权,龙象征着“真龙天子”,龙在中国古代有多重象征意义,除了沟通天地、乘龙升仙、御守四方以外,龙还有天子的含义,《易·乾卦》:“飞龙在天,大人造也。”疏:“飞龙在天,犹圣人之在位”。“泗水取鼎图”中的龙,无疑是指汉高祖刘邦。冯云鹏《金石索》在引旧金石志时,定有龙首的升鼎图为“秦始皇泗水取鼎图”,无龙首的升鼎图为“南越赵佗神鼎”。水中出蛟龙咬断鼎绳使秦始皇捞鼎之举以“弗得”而告结束,这正是汉画“泗水取鼎图”对《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补充和图注。由此可以看出,秦始皇取鼎的故事在民间的传说中更加生动具体,以至到了北魏时期,郦道元作《水经注》时,依据民间传说,把秦始皇取鼎未能实现的原因归结为“龙齿啮断其系”。秦始皇泗水捞鼎的事情可能实有其事,龙咬断了捞鼎的绳子纯属杜撰,由此看来,郦道元的说法在东汉时期已经广为流传。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4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