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上演肩上芭蕾 孔孟之乡讯 据济宁晚报报道,昨日下午,在声远舞台,济宁市杂技团原创杂技剧《汉风·百戏》进行了首次灯光连排。古色古香的布景、服装,配上中国风古典音乐,让观众仿佛置身千余年前的汉唐盛世,重温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传说,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饮剑楚歌》演员蹬鼓表演
杂技剧《汉风·百戏》是济宁市第二部原创杂技剧,该剧共分序、饮剑楚歌、蝶舞霓裳、梨花萧瑟三幕,全长80分钟,用全新的艺术手法重新演绎中华文化瑰宝中的《霸王别姬》、《梁祝》、《长恨歌》等经典剧目。在《饮剑楚歌》一幕中,舞台上同时进行京剧、杂技表演,突出表现项羽乌江兵败、与虞姬面临生离死别时的内心波澜。在《蝶舞霓裳》一幕中,三位杨贵妃登台亮相,多形式的描绘这段回旋宛转、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旗舞
此外,《汉风·百戏》用充满力与美的杂技艺术,营造出一个个立体的表演场景。该剧着重展现六把刀、蹬鼓、抖空竹等中国传统杂技技巧,融合变脸、京剧、魔术等艺术形式,堪称一部致敬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作品。
抖空竹表演 “这部剧的构思起于半年前,当时就想创作出一部将杂技和其他传统艺术形式融合的作品,同时还能表现出一定的济宁特色。”谈及创作初衷,市杂技团团长赵建刚说。据史料记载,百戏这种艺术表演形式源于先秦的“角抵俳优”,经过两汉传承发展最终得名。在山东嘉祥、曲阜、微山、沂南等地发掘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均有大量描绘百戏表演的场面。我市素有“天下汉碑半济宁”美誉,亦可见这类文化活动在彼时济宁地区的繁盛。而本剧中的一些动作、情景,也参考、取材了部分济宁出土汉碑描绘的内容。
现场来一段绳技展示 8月7日晚,《汉风·百戏》在声远舞台进行首演,在听取专家反馈意见并进行修改后,该剧将作为“戏曲进校园”的表演剧目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走进课堂。在赵建刚看来,传统形式的戏曲孩子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而纯粹的杂技又少些文化味,将两者进行融合,能同时普及戏曲、杂技知识,增进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