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山东落子”的民间艺人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陈瑶 王静 刘项清 发布时间:2013-06-06
摘要:

  他用优美的旋律创造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乡土作品;他历尽艰辛,走南闯北留住民间文化之脉;他不论严寒酷暑,坚持演出为群众送上精美的文化食粮。他曾在济宁电视台“星光大舞台.曲艺达人秀”比赛中荣获第一季度最佳人气奖;在济宁电视台《星光大舞台》2012“壹公馆”杯梨园春戏曲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在济宁市第二届“梨园春”戏剧、曲艺邀请赛中荣获二等奖。他就是山东落子艺人———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镇崔庄村农民王纪雷。
  痴迷落子,刻苦学艺。今年62岁的王纪雷祖籍菏泽巨野,受当地民间艺人的影响,他从小就痴迷于民间落子艺术的演唱。山东落子也称“莲花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曲种之一,以其早期曲调衬词而得名,简称“落子”。落子的学习难度很大,要求艺人必须有过硬的身体条件并下苦功夫演练掌握。过去的民间艺人大都缺少文化,所以所有的唱段都需要口口相传。虽然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16岁的王纪雷依然用自己的毅力坚持了下来。经过3年的学习,19岁的王纪雷正式出师了。于是,他辗转菏泽、济宁、临沂等周边多个地区表演,深受百姓喜爱,也渐渐唱出了名气。

山东落子

 

  生活波折,毅然坚持。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落子等民间艺术开始走向衰落,听众越来越少,王纪雷的生计开始出现问题,他不得不选择改行。2008年,山东落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让这个行将消失的艺术重新焕发了活力。这时的王纪雷,经过多年经商已经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是对于落子他依然割舍不下。当政府邀请他出山表演时,王纪雷毅然放弃了经商,重新投入到落子艺术中去。无论走到哪里,王纪雷纯朴、豪放、幽默的山东落子总能吸引着一批又一批观众。
  广收门徒,后继有人。随着自己年事渐高,王纪雷一直寻觅着合适的接班人。虽然王纪雷收过几个徒弟,但是大部分不是吃不了苦中途放弃,就是改行干了别的。现在王纪雷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学习曲艺,让落子这门技艺传承下去。除了广招徒弟,王纪雷还开始在下一代上下功夫。今年9岁的王阳光是王纪雷的大孙女,从小就聪明伶俐,是个唱落子的好苗子。每天小阳光放学后,王纪雷都会拿出一部分时间来教授她落子技艺。现在,年纪小小的阳光能够有板有眼地演唱多种段子了。
  制作专辑,发扬光大。如今,对于王纪雷来说,落子从原先的吃饭手艺,到现在已经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在他心中,一直有个理想等待实现,便是制作曲艺专辑。“现在民间艺人越来越少了,我想着把表演渔鼓、琴书、落子的民间艺人集合起来,做个曲艺专辑,为的就是将来好让后人能看,进一步让落子艺术发扬光大!”王纪雷感慨地说。
  在发展落子艺术的道路上,王纪雷还有很多事要做,还要继续前行。他认为,只有不断有后来人超越他,才是他最想看到的,才能让落子这门古老的艺术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永留后世。同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形式与内容上创新,尤其是要在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引导农民群众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民间艺术家。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5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