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8月26日——27日,山东梆子艺术研究会与山东梆子网在嘉祥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山东梆子戏友联谊会。这次联谊会分为“山东梆子名家演唱会”和“山东梆子戏友座谈会”两个主题活动,均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联谊会是在山东梆子的发展步入低谷、各地的山东梆子剧团纷纷停摆、广大观众对自己所喜爱的剧种面临即将泯灭的处境感到痛心的形势下举行的。26日晚七点半,“山东梆子名家演唱会”在人民剧院拉开帷幕。偌大的剧院座无虚席,闲置了近三十年的二楼观众席也坐满了观众。来自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和省内济南、淄博、泰安、济宁、荷泽等地市的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和戏迷们,面对观众一张张热情洋溢的面孔和那种即将听到山东梆子的兴奋心情,从内心深处为山东梆子这一优秀剧种感到自豪和骄傲,也为自己能从事和热爱这一事业感到无怨无悔!本次演唱会特邀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导演、原省山东梆子剧团主演、电影戏曲片《墙头记》中张木匠的扮演者张贵元任导演。一提张导演的名字,人们又仿佛听到了张木匠的那板“老来难”唱段,便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演出开始,首先由嘉祥县山东梆子剧团老、中、青三代演员进行戏曲名段展演。板胡一亮弦,便使观众们感到一股浓浓的乡情。演员高亢优美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使演唱会一开始就进入了高潮。国家一级演员、泰安山东梆子剧团主演杨圣军扮相好、嗓音高亢、唱腔纯正、表演优美,赢来一阵又一阵掌声。71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济宁市中区文化局干部、原嘉祥县山东梆子剧团团长王若河演唱了《提寇》中寇准的一段唱,从演唱到表演,将寇准在赴京路上的复杂心情表演的淋漓尽致,真是“宝刀不老”,豪气不减当年。66岁的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巨野山东梆子剧团团长刘桂松演唱《反西唐》中樊梨花的一段唱,人未出场,掌声雷鸣,全场高潮迭起。八月的天气虽是初秋,却仍然燥热。剧院内八个大吊扇不停的转,仍消不去观众脸上的汗珠。天热,剧场的气氛更热。全神贯注的看戏,有谁还顾得上欲滴的汗珠呢。刘桂松出身于梨园世家,18岁担任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团长。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自成一派,她的《老羊山》在鲁西南一带鼎盛一时,家喻户晓。凡是学唱山东梆子的人没有一个不会唱《老羊山》的。她人老嗓音不老,唱腔不老,动作仍似当年。观众的阵阵掌声,表明了刘派唱腔深受人们的喜爱。老一辈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来自梁山的徐淑文早年受业于著名山东梆子名家“一声雷”张朝云,他与梁山梆子剧团优秀青年演员邵留新合演了《黑遇路》,深受观众的欢迎。 老一辈的表演艺术家老当益壮,年轻一代的表演艺术家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国家一级演员李红、杜玉珍、刘金兰、陈凤英等相继演出了《铫刚征南》、《三省庄》、《伍子胥探井》和《老羊山》等片段,使得整个剧场掌声不断,喝彩声此起彼伏。许多观众赞不绝口,连连称道:“这才是纯正的山东梆子”、“多年没有听过这样的好戏了,真过瘾!”、“山东梆子的振兴有希望了!”演出进行了三个多小时,全场观众几乎无人早退,直到演唱结束才缓缓退场。不少观众边走边谈。其中有两位观众,一位年近五十,一位不到二十岁。年纪大的说:“怎么样?这才是真正的山东梆子呢!好听吗?”年轻的说:“好!真没想到这么好听。”“过去说不好听,是你没有听到真正的山东梆子。” 27日上午,“山东梆子戏友座谈会”在祥城宾馆会议室举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局长王玉振主持会议。他首先阐明了座谈会的目的是“加强交流,增进友谊,促进发展”。山东梆子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胡立明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创建研究会的意图、宗旨、义务、目标等。表演艺术家和戏迷参加了会议。 在座谈中,大家畅所欲言,各持己见,就山东梆子这一古老剧种的现状、发展的前景、以及如何继承等,进行分析和探讨。 艺术家们一致认为,首届演唱会阵容庞大,气势恢弘,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演出,异彩纷呈,是一台高质量、高品位、韵味纯正的山东梆子精品大荟萃。这样的演唱会,这样的唱腔艺术告诉人们:各级专业剧团不能少,否则就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艺术享受,不要说在嘉祥,就是在全省乃至全国,也堪称上乘,值得称道。表演艺术家们说,山东梆子艺术研究会,代表了我们的心声,也代表了广大群众的心愿,这次联谊会为振兴山东梆子开了个好头,搭了个平台。山东梆子在嘉祥根深蒂固,观众群体庞大、欣赏水平高,应当以这次活为契机,为新的起点,搞好研究探讨和演出。要出成绩,有成绩才有地位。艺术家们指出,山东梆子唱腔优美、板式丰富、表现力强。有观众,有生存空间,一定要继承好,并使之弘扬,否则我们将愧对历史,愧对子孙。 专家们建议,山东梆子要再出精品,千万别出杂品。并且对优秀剧目要制成光碟,打向市场。同时,要注意打假,应当建立促进会、基金会,以利长足发展。在市场经济时代,发展戏剧事业,需要企业家的支持,想法做做这方面的文章。还有人建议,继这次活动之后,再搞一个流派演唱会。 座谈会结束时,王玉振对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表示肯定和感谢,并说联谊会是个开端,也是个实验,下步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搞得更好、更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