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东梆子的一些建议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山东梆子网 汶上 发布时间:2007-11-02
摘要:
     1.在当前山东梆子不景气,面临灭亡的危机时刻,应该迅速成立山东梆子促进会,人员包括山东梆子各个剧团演出人员,热爱山东梆子的人士以及关心家乡文化艺术事业人士,促进会的职责是每年定期进行举行山东梆子发展研讨会,要提出正确的意见,要有具体的落实,每年搞几次媒体的宣传工作,多多与地方媒体戏曲节目合作,对于各地庙会戏曲演出积极推荐山东梆子剧团演出,以缩小豫剧演出市场,每三年集合所有山东梆子剧团举行一次山东梆子演出交流活动,推进山东梆子进校园活动,包括大学,高中以及初中,让年轻人认识地方优秀文化,不要出门就说俺那里地方戏是豫剧。
    2.本站名段以及视频欣赏,应该保留少许典型山东梆子唱腔固定不更换,不定期的对其他唱段进行更新,拿下旧段子,换成新段子,这样就解决了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使本站细水长流,增加人气。另外,应该增加对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采访的内容,谈谈他们对山东梆子的感受以及他们学艺经历。
    3.山东梆子的发展,我的看法:
    第一,要有好的编剧,剧目,不要老抱着历史传统剧目不放,过多重视传统剧目意味着与现实脱节,意味着对该剧种的立场是保护而不是发展,喜欢山东梆子的朋友以及山东梆子专业人士应该多多创作群众喜闻乐见,乡土气息浓厚的剧目,或者对其他兄弟剧种的优秀剧目进行移植。
    第二,对现在的山东梆子唱腔进行优化,加快各个剧团,民间艺人唱腔的融合,可以看得出现存剧团的唱腔并不一样,不要一提山东梆子就让人先问是嘉祥,梁山,汶上,平阴,阳谷还是泰安梆子的疑问,取其精华,弃其糟泊,唱腔要明快,不要老拖拖拉拉的一句唱跟着好几句的伴奏,形成一定的板腔曲牌流派,最好是一些高亢激昂,有气势,欢快明亮的唱腔,山东梆子向来以红脸黑头戏著称,所以应多与豫东调,祥符调交流,这一步的最终目的是山东梆子更名为鲁剧。
    第三,要有市场,先要稳住鲁西南的固有市场,特别是济宁,泰安以及周边地区,虽然这一带也深受豫剧影响,但远远没有曹县,东明,荷泽等地区厉害,至今这一带群众的唢呐班子还在唱固有的梆子腔,待更名鲁剧后,进一步占领整个苏鲁豫皖交接地区,发展为东到临沂,西到濮阳,南到徐州,北到德州新时期,这样以后的发展就不用说了,迅速成为北方豫剧之外的二大剧种。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5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