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2012年5月28日完成台本——“孔子”如何“周游列国” 节目导视: 美国国务院教育和文化事务局发布公告,对5月17号所发布的公告进行了修改。 解说: 孔子学院由不合法到合法,中方教师由必须离境到不必离境,美国国务院决心澄清5月17号公告所带来的混乱。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 纽兰: 这并不是孔子学院本身的问题,没有人必须要离开这个国家。 解说: 一份被认为是草率而不完整的公告,带来的仅仅是虚惊一场吗,而一次紧急纠错又能否让孔子学院就此走入正轨? 许琳: 看怎么样能就做到既不影响我们汉语教学在美国的发展,又能够符合美国的法律和签证的规定。 解说: 文化是什么,文化的传播又该怎么做,《新闻1+1》今日关注孔子学院走出去的思索? 主持人 白岩松: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上一个周四5月24号的晚上《新闻1+1》做了一期节目,我们节目的标题叫“孔子”在美国“中枪”就是孔子学院突然在美国遇到了一堵政策的墙,但是仅仅几天的时间过去了,我们发现孔子是被误伤的。现在看来情况还不是太严重。为什么几天之间发生如此大的这种变化,更重要是或许我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今后“孔子”该如何“周游列国”呢 解说: 美国国务院表明,当孔子学院在大学中开展活动时,承办大学的认证资格足以符合联邦法规中的相关规定。由大学担保,在小学或中学任教的访问学者,无需在本学年结束时离开美国,除非那时是其既定的离开日期。国务院将同担保机构合作,确保访问学者由合适的指定的担保机构在适当的类别下担保。国务院认识到这一过程将需要一段时间,并已采取步骤,以尽量减少对个人和机构的影响。 在大家的关注下,5月25号美国国务院重新签发了一份关于孔子学院的公告。 画面提示: 2012年5月26日新闻 解说: 不同于先前有关签证违规教师必须在6月底离美的强硬措词,美国国务院25号修订后的指导意见澄清,除非到时自愿离美,否则持有不当签证类别的中方教师不必在本学年结束之际离美。 解说: 从孔子学院的不合法到合法,从中方教师的必须离境到不必离境,5月24号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表示,美国决心澄清5月17号公告所带来的混乱。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 纽兰: 这并不是孔子学院本身的问题,只是因为签证申请身份的案例。 解说: 对于中美之间的人文交流,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表示说,美国十分重视与中国进行人文交流,这也是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参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中心议题之一,而17号发布的公告所引起的困惑和不解,纯粹是技术性和程序上的问题。美方将尽力解决这一问题,避免类似误解再次发生。 纽兰: 有些混乱和混淆我们会查找,没有人必须要离开这个国家,一切都会清楚的,我想现在我们正试图判断问题,会弄清楚有多少人受到影响,我们正在补发说明,以便更加清楚容易地处理问题。 解说: 对于美国方面在8天内针对孔子学院连发的两份公告,中国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也在26号作出了回应。 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 许琳: 作为汉办负责任人来说,我认为美国(国务院)纠正错误很快,我们非常欢迎这种态度,有摩擦也没有关系,大家本着互相尊重的原则,来处理一些随时发生的矛盾和问题。 白岩松: 几天之间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一下子好像心里就舒畅多了,那堵墙被拆掉了,其实这堵墙原本就不该有。我也特别注意到在纠错的时候,美国有关部门这样一个声明,这里面也在用像“误解”这样的词,包括“技术”的错误,同时我特别注意到在几个场合在强调对中国的孔子学院在美国这样文化交流,对这样的项目用了“支持”的字眼,对于双方的文化交流这种态度的转变是非常值得欢迎的。 接下来我们也要连线本台现在美国的记者邹韵,邹韵你好。 本台记者 邹韵: 岩松你好。 白岩松: 仅仅几天的时间,开始以为孔子在美国中枪了,现在看来是误伤,几天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字里行间你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邹韵: 我觉得美国方面在几天短时间内发生巨大的变化,主要有以下这四个方面,首先是中方的表态和施压,我们知道在17号第一个公告发布之后,中国不管是汉办还是外交部都呼吁这个事情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不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而这和美国一开始所声称的事件只是一个常规性的规范签证的事务有一些出入,而美方显然也意识到他们所认为的,他们所声称的技术性的、程序性的失误在中方看来影响到中美的文化交流了,而他们之前的做法他们也意识到有一些过于强势了,所以这就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在最近两次新闻发布会上谈到孔子学院问题的时候也在一直强调不断说,这是国务院的日常的工作,绝对不会影响到中美人文交流,也不是针对孔子学院和中国教师的。 第二个方面,跟第一个指导意见相关的议员在17号之后走访了一些地方的孔子学院,也与孔子学院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了解,了解了第一手情况,虽然对于谈话具体内容在我们采访的时候双方都表示不方便透露,但是就在当时在新的指导意见公布之前,当时有几个校方就表现的非常乐观,他们当时认为国务院会可以或者很有可能就初步的指导意见进行修改。我们总结出来,就是校方和议员在走访这些学校,了解到信息之后发现与他们一开始所掌握的信息有一些出入,所以对公告进行了修订。 第三个方面,美方也对此次事件进行了重新的考量,因为在美国孔子学院在发展的很普遍,48个州有80多所孔子学院和差不多3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所以如果是突然让一些相关的中文老师离境,或者让这些志愿者离境,受影响的不仅仅是这些老师和志愿者,对于正在众多的接受中文教育的美国公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最后一个方面,美国国务院在17号发布指导意见的时候,当时就给自己留了一些维权的余地,当时我们注意到,这个指导意见上叫初步调查结果,所以我认为初步就可以理解成为不是最终的,也是在掌握一些情况和平衡之后有一定修改的。 所以以上这四个方面是美国发生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白岩松: 好,感谢邹韵在美国给我们带来的消息,谢谢。 其实我更愿意来接受这是一个失误,或者是一个技术性的错误,因为毕竟文化交流对于两国之间尤其中美这样的两个大国之间是非常重要的,在过去这几天,很多人为了更好使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进行地更好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一起来看。 解说: 国与国之间人文交流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中美之间也不例外,从5月17号美方发布第一份公告后,中美双方的各个部门就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沟通。 画面提示: 2012年5月24日新 解说: 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洪磊24号表示,中方主管部门正就美方不向在美孔子学院教师续签签证一事与美方进行沟通,希望此事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不影响有关项目的正常开展。 解说: 事实上中国驻美使馆与美方就此事的沟通磋商,始终都在密集进行之中。 画面提示: 2012年5月26日 新闻 解说: 中国驻美使馆教育处公参方茂田在与美方沟通磋商后对媒体表示,中方针对5月17号公告中存在含糊不清和不当之处,与美国国务院相关部门进行了密集交涉沟通,对美方新公告作出的澄清和解释表示满意。 解说: 而与此同时在美国国内针对公告在教育界引发的强烈反响,也促使美国国务院重新考虑在孔子学院上的做法。 画面提示: 2012年5月26日新闻 解说: 23号美国国务院官员前往全球首所孔子学院所在地马里兰大学,与校方和孔子学院负责人进行了直接沟通,在其后的采访中校方表示,虽然他们不存在教师违反签证法规的问题,但将尽全力支持孔子学院的发展。 马里兰大学联络办公室副主任 李。图恩: 他们(国务院官员)与我们进行了沟通,这是个监管性的问题,他们会与孔子学院合作解决问题,我认为文化交流至关重要,加强两国的联系和理解。 解说: 如今,孔子学院事件似乎已尘埃落定,但在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看来,其背后蕴含的J—1签证问题尚需中美双方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许琳: 今后汉办会主动和美方有关部门协商,看怎么样能够做到既不影响汉语教学在美国的发展,又能够符合美国的法律和签证的规定。 解说: 那么引发这场孔子学院事件的导火索J—1签证,到底是什么样的签证呢? 画面提示: 2012年5月26日新闻 解说: J—1签证是一个大的签证类别,其中包含学生短期访问学者、培训人员、教师、教授;研究学者部分专家、医师、少数国际访问者、少数政府访问者、夏令营顾问者等十几类,适用范围非常之广,堪称“万能签证”,也就因此容易引发混乱。 解说: 而目前中国国家汉办选派到美国从事汉语教学的中文教师主要有两类,公派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公派汉语教师持J—1和教授交流学者签证,在孔子学院所在大学任教没有问题,但有一部分是在当地中小学任教,按照美方之前的要求应持J—1教师签证,同样的志愿者中持J—1教授和交流学者签证在当地中小学任教也有问题,而修改后的最新公告已表示,美方将协助中方规范教师改换签证类别,解决这一问题。 白岩松: 其实针对孔子学院在美国遇到一股墙,现在当然是拆掉了,首先有一点,孔子学院在美国来兴建是应美方比如说大学,包括相关的机构来邀请建立的,其实从美国方面对于学汉语的要求是每天都在增长,我先举一个例子,先不说美国,在日本日本按理说得到汉语教学和这种帮助应该比美国更容易一点,但是日本的大学一个负责人曾经亲口对我说,说我们这里学生要学汉语的太多了,但现在老师不够,最后这个学校采用的什么方法,是抓阄谁抓中了才能够去学汉语。在美国奥巴马的女儿在学汉语,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现在在学汉语,包括拜登家也有孩子在学汉语,同时美国和中方未来这种文化交流当中,5年10万留学生美国人要到中国来学汉语,可见有的时候我们单方面会解读成,我们希望更多的美国人学汉语,不对,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当他跟另外一个国家交往的时候,拥有这个国家的语言方面的人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建国初期的很长一段,当我们陆续打开跟很多国家的外交的大门的时候,我们当时就匮乏很多国家我们的外语人才的严重不足,因此学人家的语言有的时候也是自身非常重要的一种需求。 我们现在看一个图,这个是孔子学院在全世界的分布图,请注意这里说的孔子学院是包括课堂,因为课堂量是非常大的,在欧洲涉及到31个国家187所,非洲是19国26所,亚洲是31国112所,在美洲反而特别多,因为它包括了学院和课堂,美国孔子学院就81所,还有很多很多的课堂等等。看到这样的局面的时候我们知道,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孔子学院和课堂发展的速度是很快,现在到了新的结点如何更好的发展,量可以了吗,是不是到了做质的地步,我们的速度是不是要调成更好,好放在前面又好又快还是怎么样,接下来请教一位专家,北京大学的王岳川教授,多年对中国文化传播给予了大量时间的研究。 王教授您好。 北京大学教授 王岳川: 你好。 白岩松: 首先一个问题,针对这次现在看来这个风波已经过去了,孔子学院在美国遇到了无形的墙,现在拆掉了。但是我们应该思索一些什么,在对于孔子学院发展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