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阳光很好。与吴先生相约,一起再走竹竿巷,为的是感受老济宁的脉搏,赏览老济宁的风情,体验老济宁的味道。因为,只有这里还保留着一些运河之都的遗韵,留存着一些“老济宁”的记忆。 从东大寺东门沿古运河南去不远,右拐,就可看到竹竿巷的石刻牌坊,这是竹竿巷的最南端。巷子呈西北——东南走向,从南向北望去,一直可看到东大寺的西门,然后折向西北。进入竹竿巷,立刻就能够感受到一种古朴与传统的味道。胡同的感觉,街市布局,生意的气息让人一下子产生一种年代感。 因为刚过年,巷子里的行人稀少,两旁的店铺开业的也不太多。店铺的建筑格局保留着传统的前店后厂、下店上居的样子。开着门的店铺,一般都有一位店主悠闲地坐在门口,或者有一搭无一搭地摆弄着自家的商品,或者给邻家铺子里的人聊天。店铺以经营传统手工业产品为主,竹器有竹篮、竹椅、屉笼等,铁器有菜刀、水桶、烟筒、农具等,木器有躺椅、马扎、方桌等。这些店铺挨挤地排列着,门面一般不大,商品都敞开门模特般展示着,不用吆喝,不用广告,门楣上仅有古旧色彩的字号。这中间间杂地有一些美容院、电器商店之类的铺子,显示着一种现代气息。这些店铺似乎艰难地拉拽着那些传统店铺提速,而那些传统店铺似乎不屑于这类店铺的不能入乡随俗。 我的心里忽然有一种灰凉的感觉,总觉得街巷比我想象的冷清得多。古,古得不够纯粹,不够充分;新,新得没有特点,没有个性。我想象中的竹竿巷应该是古旧而执着,传统而坚守,世俗而文化。可眼前的情景和气氛似乎将这些全都稀释得淡而寡味。 我们沿街漫游,从东大寺西门折向西北。吴先生对济宁比我了解的多得多,尤其竹竿巷的历史,他如数家珍,我洗耳恭听。听了他的讲解,我才知道,竹竿巷实际上是包括竹竿巷、纸坊街、汉石桥街、纸店街以及清平巷、打绳巷、永丰巷和大闸口河南街这一大片临河街区。共由首尾相连的五条街巷构成,从东大寺向西依次是纸坊街、南汉石桥街、纸店街;从东大寺向南,依次是竹竿巷、小闸翁城。这刷新了我先前的认知,我的情绪一下子提上来了。走在竹竿巷的街道上,听他讲解着关于竹竿巷以及济宁的故事,脑中如浏览历史画卷,对于竹竿巷的感觉真实而生动起来。内心的温度感也在上升。 沿纸坊街西望,路右边店铺迎着阳光显示出一种生气和活力,有几位老者扎堆坐在一起聊天,店铺门面一溜的都敞开着,尽管没有顾客,但并不影响老者们聊天的情绪,似乎生意与他们无关,有没有生意都不必计较。他们那悠闲的姿态和情调倒真的显示出一种济宁城的老市民气息。从这里似乎才感觉到一种只有老街老巷才有的独特的市井味道,这也许就是传统的“老济宁”味儿吧。 街边门面中,最醒目的要数“林家湾炖鱼”,一溜三家,分别经营,看来应该是一家人开的,分支不同。中央电视台曾经采访并介绍过,传统味道,平民价格,特色经营。再往西,街道左边是一个文玩市场,因为不是正常的开市日,仅有零星的几个摊子,几乎没有什么顾客清静略显寥落。 没用多长时间,我们就走完了竹竿巷。竹竿巷似乎很短,短到仅有几百米的光景;竹竿巷似乎很长,长到引出我无限的遐思。 竹竿巷因运河而生,而兴隆,而闻名遐迩。但时代的脚步却不沉浸于回忆,它总是毫不怜惜地洗刷着历史,淘汰着过往。汪曾祺先生曾因一些传统事物的消失而写过一篇著名的《胡同文化》,既表达了对传统事物的珍惜与留恋,也表达了新时代下的理性思考。其实,他的那种心态和思考带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可是,我们毕竟要面对现实啊!作为运河之都的记忆留存,将竹竿巷保存下来是济宁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该怎么保存且不让它失去光彩,怎样既保存与传承历史又激情面向未来,正是我们必须思考并积极采取行动的。 是让它变成木乃伊供起来,还是让它成为一个历史与文化的“酵头”?我认为,让它做一个“酵头”更好。 一处历史与文化遗产,是人类精神精华的呈现。竹竿巷不能只是成为年老人的回忆,年轻人的古董,未来者的传说,而应让它活起来,要让这株老树桩发出新的枝叶。粗瓷大碗不仅能喝茶也可喝咖啡,且既不伤害咖啡的味道,也不腐蚀粗瓷的成色。在老运河的对岸,我们能因河而建秀水城,为什么不能因河而激活竹竿巷?旅游开发是激活古迹得常见方式,但旅游不应只是开发给经济,开发给外地人的,更应该是开发给文化,开发给本地人的。与其让历史、文化变成影像,变成文字,不如让历史重现温度,让文化走进生活,走进行动。文化本应该是属于生活、属于现世的。 街巷冷冷清清,没有了喧嚣和吵嚷,没有了拥挤和世俗气息,那还是“记忆”中的街巷吗?“强硬”地保留或保存,那不是文化应有的样子,也不是文化的初衷,更不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那么,让我们来参与历史,参与文化吧。让来到这里的人都成为角色而不是看客,既能激发情趣,激活历史,又能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还能让人于古董中照见现实,于生活中体验文化,于演绎中感受历史的脉搏,于游乐中品尝传统的味道。这就需要有创意的开发。 何必刻意去制造什么“古迹”?何必清守着“遗存”发出凄凉的哀叫?让来竹竿巷的人都“成为”这通衢之地的客商或贩夫走卒,让古老的运河中漂游起叫嚷着南腔北调的客运或货运的船只,让巷子里响起手艺人的叮当声和生意人的吆喝声。这不就是激活了竹竿巷吗?不需要电影,参与就是留存与传承,行动就是历史和文化,热情和趣味就是生命和活力。把竹竿巷变成一个历史的大舞台,文化的创意场,让来者不自觉地就成为这个舞台的导演与角色。那么,竹竿巷就不会是老年人的留恋与遗憾,年轻人的不屑与漠视,文化人的哀叹与伤感。历史与文化的活力在于延续和弘扬,而行动上的参与和精神上的体悟则是为历史和文化注入动力。老瓶可以装新酒,新酒也可以有老味。谁说高脚杯只能喝洋酒?谁说可乐不能倒进粗瓷大碗中? 当古老的运河里传来桨声时,当竹竿巷里漂荡起俗世的“粗鄙”气息时,当济宁人亲身体验一把老济宁的阜盛时,竹竿巷还冷清吗?历史还古旧吗?文化还哀叹吗?文化人还担心伤感吗? 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幕场景,一茬茬的年轻人,正在走过秀水城,走进济宁人的清明上河。 作者简介: 周传福,男,高中语文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