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游记之二:信步孔府说典故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白衣陈天下 发布时间:2006-06-12
摘要:
  孔府与孔子的关系,除了里面所住的是他后代的嫡长孙外,再也没多大联系了。孔子原住地,叫孔子故宅,在孔庙中部毓粹门外靠北有一小门,夹于孔庙与孔府之间,门上原先曾悬有“孔子故宅门”五字匾,由此向内就是当年孔子故居,当初鲁哀公下令建庙祭祀孔子,就是用的孔子故居。现在这里有口“孔子故宅井”,从明代起在高筑的井台四周修雕花石栏,内立“孔子故宅井”石碑一座。据说,井水“即清且渫”,被称为“圣水”。当年乾隆皇帝祭孔时,在这里曾勺水拜师,并赞道:“我取一勺,以饮以思,呜乎宣圣,实我之师。”这一饮水拜师的“故宅井赞碑”现就立在井西处一四角凉亭内。古井东边有一壁孤立,这就是有名的“鲁壁”了。据载,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九代孙孔鲋,为怕秦始皇烧光天下儒家经典,就把部分重要经典数十册,藏在这座墙壁的夹壁里,躲过了秦火之劫。后来,这地方在汉时被景帝的儿子、封到曲阜来做鲁王(史称恭王)的刘馀在拆除孔子故宅扩建孔庙时发现了所藏经书,从而保留了一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这批图书被称为“孔壁古文”,其中最重要的是《尚书》比伏胜所传多十六篇,被称为《古文尚书》,以与伏胜所传《今文尚书》区别。鲁壁藏书被认为保留了中国文化的道统,被历代文人津津乐道,连乾隆也作诗赞道:“经天纬地存千古,岂系恭王坏宅时?”
  孔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的衙署与住宅。“衍圣公”之名,意为像水流广布长流一样展延、展衍圣人的道绪与血脉的人。“衍圣公”为宋仁宗对孔子嫡长孙的称呼,并自孔子第四十六代嫡长孙孔宗愿被封开始,这个给孔府嫡长孙的封号历各代而不变,由历代历朝统治者册封,直到清末,前后持续了三十二代,有41人袭封。最近的一代“衍圣公”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成,他是在出生后不久就被当时的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所册封的,其“衍圣公”身份在1935年被民国政府改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才算结束。“公”为一种封建贵族爵位封号,也可以是一种泛指的尊称,级别可高可低。“衍圣公”的地位,五代时相当于五品官,元代提升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地位仅次于宰相。到了清,列班在阁臣之上,还特许在紫禁宫骑马,在宫中御道行走。——而 “衍圣公”的府衙就是孔府。
    孔府大门位于曲阜市中心,坐北朝南,围墙内占地110余亩,有房屋480余间,前后九进院落,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又叫“东学”,建有一贯堂、慕恩堂、报本堂(即孔子家庙)等。西路,又叫“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孔府的主体建筑在中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为官衙,设有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堂等,最后是花园。这些建筑,是在明代建筑基础上增扩的,明以前建筑已不存,部分增扩建筑为清时建筑。这些建筑布局恢宏,造型清美,空间开阔,堂轩宽敞,园林幽雅,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建筑技艺与伟大的创造力。       
    孔府大门迎面是一个大照壁,为三间五檀悬山式,门前左右为八字粉墙,立圆雕石狮一对。狮前有上下马石。大门两旁明柱,悬挂着蓝底金字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
    这副对联为清代大学者纪昀所书。纪昀就是大名鼎鼎的纪晓岚。这副对联,在书写时有点怪:上联中“富”字上未加头上一点,下联中“章”字中间一竖一直通到“立”横处。当地人给这种书写一个说法,叫“富贵无头”与“文章通天”。
    进入大门,有石铺甬道直通二门。大门与二门之间的第一进院落,院内东西各有前出廊七檀悬山式厢房五间,其中东厢叫门房,当年屋内摆着黑红棍、笞板、甘蔗棍、牛尾鞭、锅拍枷、铁锁链等各种刑具,养有大量家丁。据孔府档案记载,在清道光七年时,东房人役达244人之多。这些家丁如狼似虎,在孔府支使下,催租逼债,抓打敢于犯孔府规矩与威严的佣户居民,恐怕与孔子的“仁者爱人”是风马牛不相及了。大刑伺侯,与“恕道”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路远了。
    穿过第一进院狭长的庭院,便是孔府二门。二门之后有一道仪门,名叫“重光门”,按建筑风格,又叫“垂花门”。这扇门平时都是关的。过去只有帝王大典、迎接圣旨,或进行重大的祭礼活动,才在十三响礼炮声中徐徐打开,极具威仪。叫仪门,一是体现了孔府的威仪,二是体现了对皇帝与皇权的礼仪。按封建王朝制度,仪门,只有封爵的“邦君”才有权建筑。
    过重光门就是大堂,为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申饬家法族规,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方。中间太师椅披铺虎皮,红漆公案,两旁列朝廷一品大员仪仗。
    在大堂之后,有一通廊与二堂相连。通廊内有两条长板红漆凳,这就是有名的“阁老凳”:当年明朝权奸严嵩被弹劾罢官后,曾想来求儿女亲家孔府“衍圣公”来为他向皇帝求情,当他来到启事厅后,启事厅长官公然对他冷淡有加,不让他入内,只让他坐在过良好的长板凳上等传话。弄得大权旁落的严嵩在此坐立不安、颇为狼狈。
    孔府值得一提是有一幅画在内宅门北面,有一个照壁,上面绘有一只状似麒麟的巨大彩色动物——贪兽。俗语讲的“贪心不足天狗吞日”就是指的此兽。你看它四周都是金银珠宝还不满足,还想贪食天日。真可谓“贪得无厌”。画此画的目的,意在通过此画对内宅妇孺进行戒贪告诫。
    我信步参观着孔府,看着府内草木,想着人事变迁。孔子的子孙不会想到有今日,原先威严的孔府,会变成人民随意进出的旅游娱乐之地。但世上有什么事是一成不变的呢?想“富贵无头”是一种奢望,“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传了几十代,也该知足了!想当年,孔家的老祖宗孔子,求富贵而不得,只有自我解嘲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天道是循回的,哪能永远把富贵给一家人而不变呢?
    在孔府内宅,巧遇两位欧洲人参观孔府。经了解,两人来自大哲学家黑格尔与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家乡德国。男的在北京某所学校任教,叫德根哈特,女的是北京某外企的职员,叫AFTAR SERVIE CARD。通过同济大学德语系我的本家小妹与她朋友、精通德语的孙先生的翻译帮助,我问德根哈特先生,他们对孔子的了解是多少?他们告诉我,在德国,许多学校的哲学课与宗教课里会提到孔子,不少中小学生都知道这个名字。德国人大都知道他(孔子)是东方中国的一个受人尊重的教育家。问他们怎么想到来这个地方的?健谈的AFTAR SERVIE CARD说,听说曲阜孔府、孔庙很伟大,很美,是东方文化的象征,所以过来看看。“我们没有什么别的深的意思,就是看看,就像我们还要到泰安去,看看泰山。”她的回答让我想起在泰山与美丽的西班牙女郎的邂逅,那位热情洋溢的西班牙女郎为中国登泰山的老太太们拍照,与她们合影,见我与她打招呼,高兴地过来与我合影。——这种中外青年交流文化与友谊的情景,都是中国向世界开放大门后,东方文化对各国人民的吸引所致啊。对西方国家的青年来说,东方与中国的一切,都是他们乐意了解的。这大概就是孔子当年所追求的国泰民安,小康社会,仁政之国,对天下人产生的影响吧?——近者悦,远者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与德国朋友们在孔府讨论孔子、哲学、文化与艺术,是很愉快的。我们讨论着海德格尔的“诗意的安居”、贝多芬的交响曲与老歌德的“靡菲斯特”(《浮士德》中的魔鬼),为找到共同话题而高兴不已。看得出来,和我们对德国文化哲学的了解相比,两位德国友人对东方文化、中国哲学与文化精神的了解,还仅仅是开始。
    其实,对中国博大精深的国学——中国古典的文史哲与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之学的了解与学习,我们自己不也才开始吗?
    孔府园林里,东风无语,花事正盛。日本友人所赠的樱花、万寿菊、八重松等十数种花木,与孔府本生的君子柏、碧桃、玉兰等交开互生于一园,使这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天下第一家”的大家族的家园府第,充满了新世纪之春的活力。
    也许这春天的活力,有一天能“协和万邦”吧?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4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