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山湖百多里的湖面上生长着十万亩的荷花。它们是随着明末清初湖成而生的。荷花面积百亩、千亩、万亩、十万亩、大小片不等,接天连壤,十分壮观,可谓微山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单是微山岛周围的荷花就足有十万亩之多。而且这里的荷花纯系野生。每至盛夏,湖面上花团锦簇,争奇斗艳,荷香袭人,沁人心脾。红的嫣然如霞,白的清丽典雅。面积如此之大的荷花荡,非但山东省罕见,乃至全国亦不多见,这成为微山湖一大独特的奇形怪状观。它与被盛赞为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杭州西湖相比,亦有争胜斗强之概。来这里观赏过荷花的游客们,纷纷发出“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沟归来不观水,微山湖归来不赏荷”的慨叹。因此,在二00一年八月县十四届二十六次人大常委会议上,荷花被定为县花。 荷花因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倍受世人青睐。历代文人墨客无不竭尽其能而盛赞之,其数量之多,评价之高,丝毫不逊于对梅、兰、竹、菊的赞赏。而世代劳动者人民则把荷花视作祥瑞、圣洁的象征,把财、福、平安寄寓于荷花。于是,寺庙里的佛祖圣母被安卧在莲花座上,有的还给着上荷花装。上了画的神童或跃龙门的红鲤也要有荷花相伴。微山湖区的渔民同样把荷花敬为救命花、神花。相传在很久以前,微山湖区时常洪水泛滥,蝗灾迭起,水位不稳,鱼虾难捕,岸边的庄稼不是被水冲淹,就是惨遭蝗啃,颗粒无收。饥民们几乎吃尽了湖里的苲草,很多人开始浮肿、便血。一日,湖面上飘来了一只碧绿的宝簪,宝簪飘处,绿叶泛起,红花玉立。饥民们起初尝荷,继之便剥莲掘藕充饥,不几日,身上浮肿消了,血也止了。灾荒过后,人们不再剥莲掘藕而食,荷花得以繁衍,人们不仅尝荷,还赏荷了。于是,荷花被当作神花和救命花来敬奉。不难想象,湖区人民对荷花的情爱该有多么深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