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位朋友: 大家好,首先欢迎您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地殷墟参观游览。 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殷墟,并非仅仅局限于今天所处的展馆之中,而是以我们现处的展馆为核心,东西南北各延伸3公里,占地面积近36平方公里,气势恢宏的古代都城遗址。它受到保护的板块含纳了我们现在身处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河北岸,安放去世商王陵寝的位置,现在同时对外开放的殷墟王陵遗址;以及位于宫殿宗庙遗址东侧3公里处的洹北商城遗址。 这里做为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历史距今已经有3300多年。在公元前1300年前后,商代的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从山东曲阜迁到了安阳小屯村,商代被称为殷的这片土地上。在这里定都255年,传位8代12王,此间商代历史皆被称之为殷。直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战乱所致,这里逐渐荒芜,沦为废墟,史称殷墟。 直到清末,当地的村民在耕地时,于田间发现了刻有商朝文字的甲骨。才以此为契机,逐渐发现了这座被尘封了3000余年的古城。 以殷墟的遗址形态来看,今天我们所处的只是古代国王居住、办公以及祭祀的场所,即宫殿宗庙遗址。 纵观殷墟,做为中国考古学的发轫地,自1928年殷墟科学考古工作正式展开,到今天已经过去80年的光景,在这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中国的考古学者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找到了大量的古代遗迹,经过学者们细致的研究分析和归类,您会发现,殷墟文化中有这样重要的三大要素,分别是:甲骨文字、青铜文明、都城遗址。 石 碑 在前方的石碑上您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刻写的大字:甲骨文发现地。之所以伫立它,是因为我们想藉此景观向您指出,现世中华文明最为重要的文化承载体系——汉字,它的早期形态甲骨文,便是诞生于今天咱们所处的洹河之滨的。 2、 大 门 面前的这扇大门,便是根据甲骨文的“门”字仿建设计的。您看到的整扇大门就是根据3个甲骨文中的“门”字组成的。门两侧的浮雕是根据1976年妇好墓中出土的龙型玉 放大仿制而成的。这是我们中华最早的龙的形象之一。 司 母 戊 鼎 正前我们大家看到的这个便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于1939年出土于武官村王陵遗址。原件通高一米三三,口长110厘米,重达875公斤。鼎最初的作用是用来烹煮食物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到夏商周的时候已经成为了权力的象征。相传,夏朝的国王大禹在统治国家的时候便把天下分为九州。而每一个州都用一个鼎来表示。大禹拥有九鼎就代表他统治了九州方圆的领土。我们平常所说到的“一言九鼎”便是由此而得。象这个鼎的重量现在咱们的游客朋友问的话没关系。但在当时是没人敢问这个鼎有多重的。因为当时谁要是问这个鼎有多重的话表明这个人心存野心。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曾经专门从武汉来到中原,那个时候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在洛阳。他到洛阳以后不问别的,只问洛阳的鼎有多重。在当时谁都能看的出来他问鼎的目的并不是真的想知道鼎的重量,而是心存野心,想得到中原。有一句话叫做得中原者得天下也。所以我们平时所用到的“问鼎中原”便是由此而得,另外象“三足鼎立”等等这些含有“鼎”的成语一般都跟权利有关系,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比照原件放大一倍的复制品。 大 殿 外 观 我们看到的这个宫殿是乙二十仿殷大殿,是在原址上复原的,是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区发现100多座建筑基址中规模最大、地位最重要的建筑,1987年筹建殷墟博物苑时予以复原。商朝的建筑材料主要是以木头为主的。经过三千多年的变迁如今都已腐朽了,留到今天的只是地基。原来的地基东西总长51米,现在只复原了31米,我们看到房子的外形是四面坡,双重檐,这样的建筑结构在我们中国历代都是最高级别的象征。 3、据文献记载,距今3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曾存在过一个强大的商王朝。它上承国家初建的夏朝,下启礼乐兴邦的两周,延续了五百余年,是中国文明和国家形成时期的重要阶段。 3序厅 大家看到五块巨大的甲骨,是我们从殷墟出土的十五万片甲骨中挑选出来的精品进行了放大摹刻,它们代表着商代历史的碎片。 第一单元 商族起源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诗经•商颂•玄鸟》的神话传说中,有娀(sōng)氏部族的简狄因吞食玄鸟卵生下了契,商的始祖契无父而生。契生活在尧舜时期,是传说中洪水滔天的年代。舜帝任命契为司徒,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地,他的部族就被称为商族。 考古学资料显示,商族先民们发祥于太行山东麓的古漳水流域,大致在今天河北、河南、山东三省交界一带。由来自北方的有娀[sōng]氏与中原东部的高辛氏相融合而形成,在形成过程中又不断吸收周边文化,以商族为主体人群创造的考古学文化称为“先商文化”或“下七垣文化”。比较典型的有河北邯郸磁县下七垣遗址和河南鹤壁淇滨区刘庄遗址。 我们看到这个场景描绘的就是王亥的故事。远处是巍巍太行、滔滔漳河和一望无际的黄河冲积平原,近处有几座半地穴式房屋,先商人民正在制陶、耕田、牧马、养牛,王亥和妻子带着儿子上甲微正赶着牛群、羊群去其他部落进行贸易。 第二单元 王朝兴亡 商王朝立国550余年,《史记·殷本纪》记载自成汤灭夏到纣王亡国共有17代31位商王,据出土甲骨文考据继位的商王以及王子共有29位。在王位的继承制度上商王朝以父死子继为主,间或有兄终弟及的现象。王位从成汤传至仲丁之后,兄终弟及的继位方式引发了商王室内部关于王位继承间的激烈争夺,加之东夷部族的叛乱,商王朝陷入了混乱。王位继承诱发的社会矛盾持续近百年,这个历史阶段被后世史书称为“九世之乱”。 我们从展墙上可以看到这几座重要都城的考古发掘情况。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电子地图用三种着色表示早、中、晚商势力范围,可见商王朝的统治区域是动态变化的。 4、 第三单元 国家与社会 商代社会的等级制度,还强烈地反映在丧葬风俗中。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积木模型,表示的就是商代社会结构图。最高等级的是商王及王室重臣,多使用“亚”、“中”、“甲”字形大墓;紧随其后的是中、小贵族,墓室规模略小;他们共同构成商代的贵族阶层,约占总人口的7-10﹪。商代社会的基本力量是平民,约占总人口的82-87﹪,他们多使用长方形竖穴墓;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约占总人口的3﹪。各级贵族使用不同规格的青铜礼器作为随葬品,平民仅使用陶器、骨器等生活用品随葬,最下层的人甚至没有墓圹mù kuàng,也没有任何随葬品。 为了实现对国家的有效管理和统治,商王朝全面继承了夏王朝的国家机制和政治经验,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以商王为核心、具有多个层级管理的职官体制,分为内服官和外服官两类。 展墙上我们可以看到殷墟出土的几枚铜印章,代表着墓主人的身份地位。 商代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法律制度,出现了针对官员、军队和一般社会成员的分类法律。也出现了较完备的五刑,并建立了监狱。《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意思是说商人尊崇鬼神,重鬼神而轻礼仪,重刑罚而轻奖赏。我们也可以从甲骨文中找到许多关于商代刑罚的证据。 第四单元 经济与生活 人的生活居住方式,以“族”为单位,形成一个个居民点。商人称居民点为“邑”。由于当时的“邑”是按宗族关系形成的,考古学家喜欢将它们称为“族邑”。商人死后,也以“族”为单位,埋葬在“族邑”附近。至于商王朝晚期都城殷墟,商人自称为“大邑商”,实际上是由诸多的小型族邑组成。 这个小沙盘表示的就是历年来殷墟考古发现的各个聚落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上许多都有族徽。 殷墟北徐家桥村曾经发现商代四合院式夯土建筑基址群,共有6排建筑基址,排列有序,建筑形式相同,布局严谨,规划设计明确。大家可以看到,这两座四合院模型就是我们根据考古资料复原的。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商代的农作物和人们的劳动方式。 5、 展柜里陈列有铸造青铜器的陶范、冶炼青铜的铜碴、雕刻花纹的铜针、铜锥、制作骨器的铜锯、纺织用的纺轮等等。陶器是商代平民百姓的主要日常生活用器。从陶器到白陶,到原始青瓷的出现,是陶瓷史上的一次飞跃。商朝原始青瓷的发现,把中国发明瓷器的历史至少提早到三千多年前的早商时代。 商代是经济史上的“海贝”时代。当时的贸易形式,既有以物易物的交换,同时也有货币。原产东南沿海的海贝是当时的通行货币,商人在海贝的前端琢出一个小孔,即用于交易。除了海贝之外,商人还制造出少量仿制品,材料包括铜、骨、蚌、石等。甲骨文中,常见“赐贝”、“取贝”的记录,贝作为货币至少有“枚”和“朋”两种计量单位。借助与周边地区交通干道的开通,商代的贸易与贡赋活动变得比较活跃。 第五单元 宗教与祭祀 商代在生产力和科学知识方面,都还有一定的限度,在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面前,商人常常感到恐惧和无能为力。因此,商族人笃信鬼神,但凡遇有大事,必向逝去的祖先或其他神灵卜问,用人和其它动物作为祭品,乞求神灵的力量来庇佑他们。商代的宗教,以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王权政治的整合为要素,崇拜的神灵大致可以分为天神、地神、人神三种,承前启后,成为中国古代固有宗教观念的发展模式。在商人的心目中,天神上帝是主宰着天上、人间一切事物的至上神,他有着至高无上的权能:它主宰着大自然的风云雷雨、水涝干旱,决定着庄稼的生产、农业的收成。总之,上帝虽居天上,但能给人间以福祸灾疾,能直接护佑或作孽于商人。我们可以从展墙上看到商代甲骨占卜的流程。 结尾 最后,我们可通过游戏了解一下商代的历史和文明。我们设计有甲骨拼对、青铜器拼对、甲骨文描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体验一下。 商朝虽然离我们远去,但是它所创造的科技、艺术、文字、礼仪制度对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甲骨窖穴展厅 6、 1936年在这里出土了一坑甲骨,编号为YH127,它是殷墟考古至今出土甲骨最多的一坑,17096片,在1996年召开的国际图联大会上被专家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中国最早的档案库”。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发掘情况,这坑甲骨的坑底距地表6米深,考虑到天气的原因和安全的因素,考古学家决定把这坑甲骨整坑运到南京室内发掘,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当时拍摄的照片,它们先把甲骨层做成一个灰土柱,接下来做了一只特制的大木箱,套在甲骨层上,然后通过马道和绳索把这坑甲骨拉到地面上,由于这坑甲骨重达6吨,而1936年安阳没有汽车,也没有起重机,所以他们组织了64个人来抬这坑甲骨,把它送到了火车站,运往南京。在南京室内花费了半年的时间,分解出17096片。从这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到YH127刚出土的原貌,它是一个椭圆形的,直径长1.8米。 我们在2003年5月份揭示了这坑甲骨的原址,现在我们到这边来看一下,大家看到的这坑甲骨是按照原件复原的,我们可以看到甲骨层的旁边有一具尸骨,它是和这坑甲骨埋在一起的,是当时看管这坑甲骨的管理人员,我们还可以看到这坑甲骨表层有很多完整的龟腹甲,其中最大的一版长44厘米,经过鉴定它是马来西亚进贡过来的。这坑甲骨所记录的内容非常丰富,现在我们大家到这边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商朝人对于当时很多自然的现象不能够解释,所以凡事依赖于鬼神,经常占卜,所用的材料是用的龟腹甲,他们在龟腹甲的背面凿上很多圆孔和长槽,把燃烧的木炭放到其中进行灼烧,甲片的正面会产生裂纹,商人根据裂纹的走向来判断吉凶,然后把结果刻上去,我们它称这上面的文字就为甲骨文。他们刻词有一定的先后顺序,首先刻叙辞,就是交代一下占卜的时间和贞人名字;接下来命辞,就是说明占卜什么样的内容;紧接着刻占辞,就是商王根据裂纹所判断的吉凶。占卜过去一段时间以后,他们要刻上验辞,记录占卜的是否灵验。 7、 车马坑展厅 在史书中记载,中国最早的马车是夏朝的奚仲发明的。可是我们至今没发现夏朝的马车。目前中国最早的马车就是1935年从殷墟发现的。我们看到的6辆马车和这段道路遗存是1999年和2000年从殷墟的孝民屯和刘家庄发掘的,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这些车的轮子和车厢等主体结构都是用木头作成的。这里是马的尸骨,商朝都是驾两匹马,到商朝晚期和周朝才出现了4匹马,随之也有了我们今天讲的成语:驷马难追。我们再来近距离的看一下这些车。它们是在国王和贵族的墓葬周围发现的。商朝的人非常迷信,他们认为生前荣华富贵,死后应该继续享用,所以要把生前用的马车陪葬了。他们不但要葬马和车,还要葬一个奴隶来伺候他们。 截止到目前为止共发现商朝的马车有40多辆,他们的结构基本是相同的。您看到的这张图是商朝马车的结构图。一辆完整的车是由一个车衡,两个车轭,一个车辕,一个车厢组成的。看过着张图后,我们再来看甲骨文的车字。最开始是这样写的,您看有车横、车轭、车厢,就象把这辆车画出来的一样。后来他们觉的这样写太麻烦了,就把他简化了,变成了这样的车字。最后变成了两个轮的车,直到今天变成了一个轮子的ju 字。 我们从他们殉葬的奴隶还可以间接的看到商朝的刑法是非常残酷的。您看这个人是被砍掉左臂,腹部掏空后殉葬的,可见,奴隶主对奴隶是相当凶狠和残暴的。 在古时候形容一个国家是否强盛有一个成语:万乘之国。比喻这个国家的战车达到了上万辆。商朝也是这样的。我们现在来看一辆战车清理的非常完好。您看它的车轭是用青铜铸的,另外您、看车轴两端突出的车wei 也是青铜的,这就象汽车前的保险杠一样,防止两辆车错车的时候把车轴撞断了。我们特意复制了两辆马车—— 8、 妇 好 墓 妇好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女将军,她是商朝武丁国王的妻子,这位国王有三个妻子,但是非常宠爱妇好,因为妇好能文能武,经常帅兵出征,在甲骨文里记载她帅兵最多的一次是13000人。由于她过度操劳国事,在中年就病故了,国王破例把她葬在了宫殿区中,由于很多人没有料想到宫殿区内有墓葬出现。所以这个墓葬没有被盗过,保存的非常完好。随葬品有1928件。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她墓中的随葬品。首先大家看到的是司母辛铜觥,它是当时盛酒的用具。您看它的头部是马头,也有人说是牛头。前边的两条腿很明显是蹄类动物的腿,后边却是鸟的爪子。倒酒的地方叫做流,您看就在马的下巴。 我们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名叫zeng 形器。它是一种气锅。锅的中间有一个气柱,把食物放在气柱的周围,水蒸气从气柱喷出来,能把周围的食物蒸熟了,就象我们吃的云南的气锅鸡一样。 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是孔斗当时舀酒用勺子。 您看到这两件兵器名叫钺,是权利的象征,大的这一件重量是9公斤,另外这一件重8.5公斤,您看这一件上边有两只老虎在吃人头,这叫虎吃人头纹,在商是兵权的象征,另一件上边是一个龙头,两条龙的身子,这在商朝是王权的象征,说明这个女将军当时集军权、王权一身。 在妇好墓中出土的三件珍贵的象牙器,我们看到就是其中的两件象牙杯,您看到的这一件上边是绿色的,其实上面镶嵌的是绿松石,而一件虽然没有镶嵌宝石,但是花纹雕刻的非常精细,手柄雕刻的是一只栩栩如生的大老虎,杯身上的花纹非常有立体感,采用了半浮雕的雕刻手法,完全可以和我们的电脑绘画相媲美。 9、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妇好墓的最底层,墓葬的深度是7.5米,没有墓道,呈竖井形直上直下,我们看到正中间红色的就是妇好棺材的位置,由于挖掘到6.4米的时候,出现了大量的地下水,而它的棺墓没有任何防水的措施,所以棺材和尸骨都腐烂掉了。相反我们看到二层平台上奴隶的尸骨反而保留了下来,这是因这它们都在水面之上,没有被水浸泡到,我们看到壁龛里陈列的是妇好生前的贴身侍从,她的右上方是一个婴儿,左过的尸骨是被腰斩和截肢的,在妇好死后一共有16个奴隶来为她殉葬,除此之外还殉葬了6条狗,我们来看一下她墓中出土的随葬品。正中间黄色的是海贝的化石,海贝是商朝的流通货币。是我们中国最早的货币之一------贝币。今天和金钱有关的汉字一般都要加一个贝字旁,如“赏”“赐”贵贱等等。您看到这些是玉器,有755件。经过鉴定后大多数是新疆的和田玉。说明3000多年前从新疆的和田到安阳已经有了一条玉石之路了,比我们了解的丝绸之路还要早1200多年。四周的是一些青铜器,大部分是酒器和食器。您看到二层平台上的小圆坑,是三千多年千商人用木头夯土时留下的。您看周围的土层非常坚实。他们把土夯实后,在妇好的棺材周围的椁室中放置随葬品,这就是我们说的棺椁,然后把另外的随葬品摆在椁室的上边,回填一层土,再摆放一层随葬品,再填一层土。就这样一直到地面上有六层,算上最底层妇好棺木,一共是七层。 我们再来看一下墓葬土层的切块。您看到第一层的是一些陶器。第二层白色的是一只玉臼,用来研磨朱砂用的,我们还可以看到上面有红色的粉末。第三层是一只石磬,这是商朝的乐器。在一只石头上可以敲出五个音。我们今天的音乐学家可以在一只石头上完整的演奏出东方红的曲子。可以看出,妇好墓中的随葬品越往下越丰富和珍贵,您看到的象牙杯和她用的发簪,灰色的是陶埙,商朝的一种乐器。最外面这一层是铜觚,商人的酒杯。 10、甲骨碑林 甲骨碑林始建于1987年,是当年建造“殷墟博物苑”时的主要景点之一。碑林由我国著名甲骨文专家王宇信、宋镇豪、杨升南先生,从挖掘出土的数万片甲骨中,精选出30片有代表性的卜辞甲骨,以原甲骨片形状放大成石碑。其正面镌刻甲骨文原文,反面在其对应处释刻着汉字,供大家识读。 这三十片甲骨刻辞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到祭祀,吉凶,征伐,天象,农业,田猎,疾梦以及妇事(怀孕生子)八个方面125条信息。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3300多年前,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1: 该版甲骨是关于天象的。大致有两条内容:从天明到吃早饭时不会下雨吧?从吃早饭到中午不会下雨吧?从中午到日头偏西不会下雨吧?另一条的意思,不要去打猎,会遇到大雨。 其中有旦(天明时)、食日(吃早饭时)、中日(正午时)、昃ze(日偏西时)等商代的计时的词汇。为我们了解商代的计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这是我国最早的天气预报”。 例2: 这版甲骨是迄今出土甲骨刻辞中最完整的“干支表刻辞”。据考证:它为帝乙和帝辛时期记日所用。是中国最早的日历。 例3: 这块甲骨尤为重要,我们称它“翻车”甲骨碑。这是武丁时期的大肩胛骨,为“虹刻辞牛骨”的正面。左、中、右各刻一条完整的卜辞。 此版卜辞内容是关于田猎、吉凶、祭祀等。如中部的一条卜辞,贞问未来的一旬是否有灾祸?商王看了卜兆说,有祟祸。结果如占辞所说,甲午日商王去追逐兕si牛,小臣叶驾的马车因车轴断裂驾马歪倒,致使该车碰到王的车子,车上子央坠落下来。(果然出了祟祸) 您看!大王的车子口朝下,意思就是车翻了,坐在车里的名字叫子央的贵族,头朝下坠地。这一条可以称我国最早的交通事故的记载了。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11、甲骨碑廊 游客朋友,您现在看到的是甲骨碑廊,它建造于2006年,是殷墟博物苑内唯一一处人文景观。 甲骨碑廊南北走向所展示的内容是:甲骨学家从殷墟YH127甲骨窑穴出土的1万余片甲骨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54片甲骨刻辞,它涉及到了商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关于天象彩虹的记录;月食、日食的记录;田猎、翻车的记录;张网捕鱼、秸秆还田、干支纪年的记录等等 甲骨碑廊东西走向所展示的内容是:甲骨文写意书法展。共由四个单元、三行、三百一十九列、957个字组成,展示了甲骨文到汉字的演绎过程和甲骨文写意书法艺术。 第一单元是同人体有关的文字,3行64列,共192个字。 如:“人”字,就是一个人侧面的形象。“众”字是太阳下面有三个人,“三人”代表很多人的意思。 第二个单元是同人体器官有关的字,3行82列共246个字。 如:“左”字就像人的左手一样。有的文字则像人的眼睛,嘴巴等等。 第三个单元是同自然界有关的文字,3行78列,共234个字。 如: 日、月、星、辰、云、雨、水、火等等。 第四个单元同人类行为有关的字,3行95列,共 285个字。 如:“衣服”的“衣”字,“车马”的“车”字等等,非常的形象。 甲骨碑廊是按照殷商时期的长廊进行复原的,与其他朝代蜿蜒曲折的长廊不同,殷商时期的长廊为直线,并且内外双排廊柱,柱上雕刻有青铜纹饰如龙纹、蝉纹。漫步在全长302米长长的碑廊上,你可以观赏甲骨文每个字的字本义和演变过程。望着这些镌刻在墙壁上的甲骨文字,你仿佛伸手就可以触摸到遥远的殷商文化! 回顾我们今天参观到的一切,包含了诸多第一: 世界上最重的古青铜器 中国最早的实物车辆 中国最早的档案库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女将军 中国最早成科学体系的文字 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 还有我们今天没有了解到的,横亘于洹河北岸的殷墟王陵遗址——中国最早的皇家陵寝 这些第一,这些最早,是我们安阳人的骄傲,是我们安阳人的自豪 让殷商的文化融入世界 让世界的文化融入安阳 让我们殷墟小导游为三千年的文明——骄傲和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