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庙“万世师表”匾额的来历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孔孟之乡 发布时间:2024-01-25
摘要:在山东曲阜孔庙,其核心建筑大成殿正中最上的至高无上位置,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四个大字“万世师表”。

在山东曲阜孔庙,其核心建筑大成殿正中最上的至高无上位置,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四个大字“万世师表”。“万世师表”,可谓是对教育家、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光大者孔子其个人品格、业绩贡献、历史地位、文化价值的高度评价。

那么,这块匾额是谁在什么时候题写的呢?这就要从清圣祖康熙皇帝的首次南巡说起。

首次南巡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甲子年),康熙皇帝年届31岁。这一年,是三藩平定的第三年,也是收回台湾的第二年。从这年起,清廷在台湾设治。至此,康熙继位之后面临的诸多遗留问题和各种严峻的挑战都得到了有效的化解,文治武功可谓前所未有,大清政局一时空前稳定。

同时,康熙皇帝历时近四年半、经筵讲官累计为他进讲352次的《易经》进讲学研活动也即将收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康熙皇帝决定按照《易经·观卦》给出的治理方略——“省方观民设教”,效法先王进行一次东巡(后来统称为南巡)。

康熙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六日(1684年11月3日),《易经》进讲的最后一课结束。两天后(11月5日),康熙皇帝辞别太皇太后、皇太后,由大学士明珠等扈从,启程由京杭大运河乘船行水路东巡。

这次东巡,清廷礼部提出的正式理由是“登封岱宗,以告成功,以昭盛德”,康熙皇帝名义上的目的主要有二:一个是调研考察黄河、淮河流域水患治理情况;另一个是省方巡视,考察黄淮、江淮各省官风民情。其实,他内心还有参观考察沿途尤其是江南的名胜古迹、一路施恩布泽观民打样为个人树立威望这个不便明说的小心思。

这次东巡历时60天。十一月一日(12月6日),在绕经无锡、苏州之后,从陆路抵达江宁(南京),用时32天;四日(12月9日)自江宁回銮,十一月二十九日(1685年1月3日)回宫,回程用时26天。

驾幸曲阜

康熙这次南巡,于十月初十日(11月16日)抵达泰安州,当日即登顶泰山参观,次日又前往东岳庙祭祀泰山之神。十二日(11月18日)启程,由新泰、蒙阴、沂州、郯城东线南行,因此去程绕过了曲阜。于是在行抵济南府时,当时的衍圣公孔毓圻率领孔、颜、曾、孟四氏子孙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前往济南迎驾。

回銮返程的十一月十七日(12月22日),康熙皇帝一行抵达曲阜。衍圣公孔毓圻率博士孔毓埏等诸职官及其族人,另有孔、颜、曾、孟四氏年龄十六以上的子孙,出城到东郊跪迎。当天,康熙皇帝入住曲阜城南的行宫。

次日(十一月十八日,12月23日),康熙皇帝整备仪仗,隆重拜谒先师庙(孔子庙)。当仪仗御辇抵达奎文阁时,康熙皇帝降辇下车,步行进入大成门。在大成殿,他在音乐的伴奏下,向孔子像行三跪九叩大礼,并发表御制祝文,盛赞孔子“德侔元化,圣集大成。开万世之文明,树百王之仪范。”表示自己“丕御鸿图,缅怀至道;宪章往哲,矩矱前模。夕惕朝乾,覃精思于六籍;居今稽古,期雅化于万方。”同时,他还派遣国子监祭酒阿礼瑚代表他祭祀孔子的父亲启圣公叔梁纥,并献上御制祝文。

祭拜孔子之后,康熙皇帝来到诗礼堂。在接受衍圣公孔毓圻等孔、颜、曾、孟、仲五氏子孙礼拜之后,听取监生孔尚任进讲《四书·大学》篇首节、举人孔尚鉝进讲《易传·系辞传》首节。听完二人的讲解,他命大学士王熙向衍圣公孔毓圻等人宣读谕旨。在谕旨中,他说:“至圣之道,与日月并行,与天地同运。万世帝王,咸所师法。下逮公卿士庶,罔不率由。”你们这些圣人之后、儒生学人,“远承圣泽,世守家传”,一定要“型仁讲义,履中蹈和。存忠恕以立心,敦孝弟以修行。斯须勿去,以奉先训,以称朕怀。”我讲的这些,你们务必“祗遵毋替”。

随后,他又作出指示,说我这次“初至阙里”,现在“祀典既成”,想要“遍览先圣遗迹”。于是在衍圣公孔毓圻、山东巡抚张鹏、口北道孔兴洪、讲书官孔尚任和孔尚鉝等人的引导陪同下,依次游览了大成殿、圣迹殿、杏坛、奎文阁、承圣门、孔宅遗井、孔林等景观设施。在孔林,康熙皇帝于洙泗桥下马步行至墓前,酹酒之后行三叩礼。当孔毓圻回奏表示孔林之外都是“版籍民田”,想要扩大孔林规模,希望皇上“特恩赐给”后,康熙皇帝马上表示:“即具疏来”——马上写报告我批示,孔毓圻等当即叩头谢恩。



周公后人拦驾上疏

这次驾幸曲阜,按照事先的方案流程,在拜谒孔庙之后,康熙皇帝一行将前往孔林拜祭。就在御驾出曲阜城北门,接受民众夹道欢迎之际,有两位老者相互搀扶着从人群中冲了出来,跪在御驾之前,向康熙皇帝呈递疏表。这一意外之举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注意。随从问了一下情况,立即禀报康熙皇帝,说这两位自称是周公后裔,年轻的名叫东野沛然,他们爷俩上疏请求皇帝要像祭祀孔颜曾孟四位圣人那样,安排专门官署奉祀周公。

康熙看过递来的奏疏,一时有些发懵,于是就问:“周公是姬姓,你们姓东野,却自称是周公后裔,这是怎么回事?”

东野沛然立即解释说,当年鲁国开国国君、周公长子伯禽的小儿子名叫子鱼,他的采邑在东野。因此他这一支都以东野为姓。康熙皇帝接着问:“那周公庙现在在哪里?”

东野沛然说:“从这里向东望去,地势最高、松柏郁然的地方就是。那也是鲁国国君世世代代祭祀的家庙。”康熙皇帝又问:“你扶着的这位老人是谁?”东野沛然回答说是他的父亲东野云鹏,现年七十五岁,特地前来瞻仰天颜。康熙又问:“你们家族现在人口规模有多大?”东野沛然说:“全族人丁不过一百。”

康熙皇帝又仔细看了东野父子的奏疏,然后交给侍卫,命令礼部等衙门马上研究,提出意见。

正是这次东野云鹏、东野沛然父子拦驾上疏,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深思。看来他的这次东巡,礼部与翰林院的方案安排存在严重疏漏。周公这么重要的历史人物,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理论家,儒家的鼻祖与楷模,中华礼乐制度的创立者和华夏两千年文化的奠基者,中华文化元圣,他的祀庙与孔庙近在咫尺,礼部和翰林院居然没有将祭拜周公纳入日程?!孔庙这面隆重之至,而贡献和地位远高于孔子的周公,其庙却被冷落在一边,这事儿怎么想都不对劲儿。

康熙皇帝越想越不安,可他又不好批评斥责随从。于是,当晚抵达兖州府驻跸西关后,他即指示随行的大学士明珠,“周公大圣人,制礼作乐,垂示万世。”周公的庙也在曲阜,“应行致祭”,不能不闻不问,不管不顾。他特别强调,“此系重大典礼”。要求“尔衙门会同礼部、翰林院详议来奏”。各衙门听旨之后,都知道出了大漏子,于是马上会议,并形成报告:“道统之传,上自尧舜,逮于周孔,我皇上备尧舜之德,明周孔之道,躬祀阙里,复命致祭周公庙庭,礼仪隆盛,洵为万世章程。应令该衙门,即撰祭文,遣官致祭。”根据这个报告,康熙皇帝指示,“致祭周公,礼宜隆重”。第二天,又指示派遣恭亲王长宁及礼部尚书介山一同前往周公庙,代表他祭祀周公,“以示朕尊崇元圣之意”。同时,康熙皇帝还为这次祭祀周公典礼亲自赶写了祝文。在这篇御制祝文中,他盛赞周公的功绩德行,说只有周公“丕承圣绪,懋叙人伦。光烈觐扬,成一家之继述;官礼制作,垂万世之经常。道阐《图》《书》,探六爻而易贡;心传精一,兼三代以訏谟。启东鲁之典型,犹存故泽;入尼山之梦寐,未坠斯文。”表示,“朕稽古省方,瞻言至止。郊原纵目,遥深松桷之思;庙貌崇观,爰切羹墙之慕。特申祗荐,代以亲藩。”尽管自己不能亲自前往拜祭,但非常重视,派出自己藩王级的亲信重臣代表自己表达敬意。希望周公在天之灵能够给予谅解,并能“尚克歆飨”——领受自己的情意,享受敬献的贡品。

这还不算完,第二年二月,康熙皇帝根据礼部的提请,赐封周公后人东野沛然为世袭五经博士。周公庙的祀田,“照颜子祀田例,由户部拨给”;周公庙的庙宇交与当地督抚,要求他们“设法修理”。这些补救措施,虽然没能正本清源,还周公以其应有的历史文化地位,甚至还把周公的祀田规格等同于颜渊,但总算做了弥补,比弃之一边不管不问强了许多。

两年后的康熙二十六年五月十六日,康熙皇上又命人在曲阜当地采集碑石,为周公立碑,并表示,“俟采得碑石,凿成之时,再来请碑文。”其实,康熙皇帝已经在四月就撰写好了周公庙碑文。七月二十四日(1687年8月31日),御碑告成。这通康熙皇帝御制周公庙碑,至今仍立于周公庙内。

以上这些都是后话。



特书“万世师表”

“万世师表”匾额就是康熙皇帝在这次驾幸曲阜时御书赐予的。

这次驾幸曲阜、拜祭孔子的过程中,康熙皇帝在大成殿前,命随行的大学士等宣读事先拟好的谕旨,表示“至圣之德,与天地日月同其高明广大,无可指称”,自己对此非常看重。同时表示,“朕向来研求经义,体思至道。欲加赞颂,莫能名言”,对孔子的德行品格,自己不知该如何加以赞颂,于是“特书‘万世师表’四字”,制成匾额,“悬额殿中”。强调不仅以此“阐扬圣教”,还要通过它“垂示将来”。同时他又强调,“朕今亲诣行礼,务极尊崇至圣,异于前代”,自己尊崇孔孟等圣贤的规格要超过前代所有的帝王,要把这次带来的“所有曲柄黄盖,留供庙庭,四时飨祀陈之”,通过这一举动,“以示朕尊圣之意。”

如今各地孔庙大成殿悬挂的“万世师表”匾额,其来由就是这次南巡康熙皇帝特书御制后所赐。时间为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公元1684年12月23日。

总的看,康熙皇帝首次南巡驾幸曲阜,虽然中间出现了周公后人拦驾上疏这个意外事件,但还是圆满达成了预期目的。他因此心情十分高兴,不仅“赐衍圣公孔毓圻,五经博士孔毓埏、颜懋衡等及曲阜县知县孔兴认《日讲<四书>/<易经>/<书经>解义》各一部”,“赐衍圣公孔毓圻御制《过阙里诗》”,“御书‘节并松筠’四字赐孔毓圻祖母陶氏”;还“赐孔毓圻狐腋蟒服一领、黑貂褂一领、表里各五疋。赐孔毓埏、孔兴认等及四氏子孙在仕籍者蟒服有差。”“其孔氏子孙进士、举人、贡生各赐袍服,监生、生员各赐白金五两。”此外,还将“曲阜县康熙二十四年地丁银尽行蠲免。”可谓让四氏子孙、周公后裔东野一族中的官民人等以及曲阜全县百姓雨露均沾、俱受恩泽。

附:康熙皇帝《过阙里》诗

过阙里
爱新觉罗·玄烨

鸾辂来东鲁,先登夫子堂。
两楹成俎豆,数仞见宫墙。
道统唐虞接,儒宗洙泗长。
入门抚松柏,瞻拜肃冠裳。

责任编辑:孔孟之乡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4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