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全文)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孔子门生 发布时间:2010-01-27
摘要:

  距今二千多年前的《论语》抄本。这部《论语》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抄本,不仅各篇的分章与今本多有不同,在文字上同今本的差异达七百多处,是研究儒家学说和古代文字演变的新材料,值得重视。


  单承彬〈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性质考辨〉,将定州40号汉墓出土的简本《论语》和《说文解字》中《论语》引文、《论语》郑注本、东汉熹平石经本《论语》进行对比较后,指出定州本不仅与许慎所见鲁壁古文存在明显差异,而且与郑玄用作校本的《古文论语》也显然不同,应该属于今文《鲁论》系统;从与熹平石经比勘的结果看,它和汉代有重大影响的《张侯论》也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可能出自不同的师传家法。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和定县博物馆在河北定县40号汉墓(西汉中山怀王刘修墓)发掘出大批竹简。该墓位于定县城关西南四公里处的八角廊村。大约在西汉末年该墓曾被盗掘过,但由于盗掘者在墓中引起大火,盗墓人惊骇逃出,致使该墓中的一些重要文物得以保存。这批竹简虽因过火炭化,却避免了腐朽,同时也因盗扰火烧,使竹简又受到了严重的损坏。竹简出土时已经散乱残断,炭化后的简文墨字已多不清晰。此外在出土竹简的椁室东侧附近尚存有绢帛炭灰、书刀、长方形研墨石板、滴水小铜壶等,估计当时墓中可能还存放有帛书等。

  该墓竹简出土后于1974年6月送至北京保护整理。1976年6月,文物出版社邀请当时的马王堆帛书整理组成员协助整理定县竹简(编号、写释文)。1976年7月,唐山发生大地震,整理工作被迫停止。地震中,竹简虽经精心照管,但在转移中封存的盛简木箱被不知情者搬倒,使竹简又一次散乱,并遭到一定的损毁。地震后于1980年4月,由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出面召集,由李学勤先生主持负责,定县竹简的整理工作才又得以继续。经过整理,发现这批竹简内容多为先秦文献,极其珍贵。其中有《论语》620枚简,多为残简。简长16·2厘米,宽0·7厘米。每简约书19~21字不等。竹简两端和中简各有一道编绳,出土时尚保留有连缀的痕迹。

  残简的释文共有7,576字,不足今本《论语》的二分之一。其中残存文字最少的为《学而》篇,仅有20字;残存文字最多的为《卫灵公》篇,有694字,可达今本本篇的77%。简本《论语》与今本《论语》在篇章的分合上也多有不同:如简本《乡党》“食不厌精”至“乡人饮酒”,今本分为二、三、五章的都有,而简本仅为一章;“雷风烈必变”与“升车”,今本分为两章,而简本也只是一章。《阳货》“子贡曰君子有恶乎”今本别为一章,而简本则同上面“子路曰”合为一章。特别是《尧曰》篇,今本为三章,而简本则为两章;今本的第三章在简本中用两个小圆点与上间隔,用两行小字抄写在下面,好像是附加的一些内容。在题写章节与字数的残简中,正有一枚记《尧曰》篇“凡二章,凡三百廿二字“,则知简本《尧曰》只有两章,与今本不同。

  此外各章文字与今本也有不少出入。简本《论语》虽是残本,因中山怀王刘修死于汉宣帝五凤三年(公元前55年),所以它是公元前55年以前的抄本,当时世有《鲁论》、《齐论》、《古论》三种《论语》存在,因此简本《论语》的出土为研究《论语》的版本流传提供了新的材料。

  关于该墓葬及出土文物情况,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撰写了《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发表在1981年第8期《文物》杂志上。同期《文物》杂志还刊登了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县汉墓竹简整理组联合撰写的《定县40号汉墓出土竹简简介》一文,对该墓出土的竹简的形制、内容做了大致的介绍,同时还刊布了简文中《儒家者言》的释文。1997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定县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合编的定州汉墓竹简《论语》一书。书中对出土简本《论语》的版本、文句也做简单的介绍,同时还对《论语》的全部释文做了简单的注释和校勘。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学而

……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1……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爲政

  子曰:“爲正以德,辟如北辰,2……


  ……[之]以禮,有佴且格。3……


  ……[吾十]有五而志乎學,卅而立,卌而不惑4……而耳順,七十而5……


  ……告之曰:“孟孫6……對曰:‘無違’。”□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7……之以禮,祭之以禮,”8  ……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憂。”9


  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10[有養。不敬,何以別?”11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12……增是以爲孝乎?”13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14……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15……


  ……“溫故而智新,可以爲師矣。“16


  子曰:“君子不[器]。”17


  [子]貢(形近)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從之。”18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19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20


  子曰:“功乎異端,斯害也已。”21


  ……曰:“由!誨女智乎![智之爲智]之,弗智爲弗智,是智也。”22


  ……[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23……殆,慎行其餘,則□□□□尤,行寡悔,祿在其中24……


  [哀公問]曰:“何爲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25……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26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狀,則27……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28


  ……謂孔子曰:“子何不爲正也?”子曰:“《書》云:‘孝乎維孝,友29……[弟],施於有正。是亦爲正,奚其爲爲正也?”30


  [子曰:“人而無信,不智其可也。大]輿無輗,小輿無[軏],31……[何以行之哉?]”32  子張[問]:“十世可智與?”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33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智也。其或繼周者,[雖百]34……[可]智也。”35


  [子]曰:“非其鬼而[祭] 之,[諂]也。□□□□□□36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八佾

  ……□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37……


  ……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38……其易也,寧39……


  ……曰:“荑狄之有君也,不若諸[夏之亡也]。”40


  ……謂泰山不如林放乎?”41


  ……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商]也!始可與言《詩》已42……


  ……[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徵之矣。”44


  子曰:“[禘]□45……


  ……如在,祭申(形近)如申(形近)[左]。46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47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窖,寧媚於竈,何謂也?”48……罪於天,無所禱49……


  子曰:“周監於二代,或(形近)或(形近)乎文哉!吾從周。”50


  ……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51


  ……古之道也。”52


  [子貢(形近)去]53……


  ……臣事以忠。”54


  [哀]公問主於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55……[以粟,曰],使民戰栗也。”子聞之,曰:56……諫,既往不咎。”57  子曰:“管中之器小[哉!”或]□:“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58……亦樹塞門。國君爲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59……


  ……如也,允如[也,以]60……  ……從者見之。“二三子何患於喪?天下61……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里仁

  子曰:“不仁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62……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63……仁,惡乎成名?君子無□食之間違仁,造次必64……


  ……[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也。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65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66  ……[曰:“君子於天下],無謫也,無莫也,義之與比。”67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壞土];68……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69


  子曰:“能以禮讓爲國乎?何有?70……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未爲可知也]。”71


  ……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72


  [子曰:“君子踰於]義,小人踰[於]利。”73


  子曰:“事父母儆諫,見志不從,有敬不[違,勞而不怨]74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75


  ……[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76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公冶長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女,器也。”曰:“何器也?”曰:“□77……


  或曰:“雍也仁而不侫。”子曰:“焉用侫?御人以口給,屢[憎]78……不智其79……


  子曰:“道不行,乘泡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80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81


  子武伯問:“子路仁乎?”子對曰:“不智也。”有問。子曰:“由也82……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智其仁也。求也,[千室之邑],83……乘之家,可使爲之宰也,不智其仁也。”“赤也[何如]?”84……  [宰予晝寑。子曰:“朽(形近)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85……與何誅?”86


  子曰:“殆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87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88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長。”子[曰:“長也欲,焉]89……


  ……欲人之加諸□也,吾亦欲毋加諸人。子[曰]:“90……“賜,非爾(形近)所[及也]。”91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92……□[下問,是以謂之‘文’也。”93


  子曰:“子産有君子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94……惠,其使民也義。”95


  [子曰:“晏平中善]與人[交,久]而敬之。”96


  子張問曰:97……違之。至於也國,則曰,‘猶吾大夫□子也。’違之。之一98……□曰:‘猶吾大夫□子也。’違之。何如?”子曰:“□矣。”曰:99……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100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間,[斐然]成章,不智101……


  子曰:“孰謂杘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予之。“102


  ……[言]、令色、足[恭,左丘明]佴之,丘亦佴[之。匿怨(形近)而]103……


  ……而毋憾(形近)。顔淵曰:“願毋伐□,毋□104……[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傰(形近)友信之,少者]105……


  ……見能見其106……


  ……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107……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雍也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5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