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师大扈庆学教授领衔编纂国内首部《葫芦文化丛书》

来源:孔孟之乡 作者:孔孟之乡 发布时间:2018-07-23
摘要:《葫芦文化丛书》是海内外第一部全面系统梳理研究葫芦文化的著作,由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扈庆学(笔名扈鲁)担纲丛书总主编

《葫芦文化丛书》

  孔孟之乡讯 7月18日晚,第九届中国国际葫芦文化节在辽宁葫芦岛盛大开幕。受大会特邀,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扈庆学教授(笔名扈鲁)领衔编纂、中华书局出版的国内首部九卷本大型《葫芦文化丛书》在开幕式上隆重首发。

  扈庆学在开幕式上讲话,向第九届中国国际葫芦文化节的盛大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向大会组委会为《葫芦文化丛书》首发做出的精心组织筹备表示衷心感谢,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丛书编纂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崇高敬意。

扈庆学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与中国社科院、中国民俗学会、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海外学者,共同编纂了九卷本《葫芦文化丛书》。丛书编纂工作历时三个春秋,数易其稿,一百余位编纂人员怀着弘扬中华葫芦文化的崇高使命,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倾注了巨大心血;中华书局、辽宁葫芦岛、云南澜沧、山东聊城以及社会各界对丛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确保了丛书如期高质量出版发行。

  在热烈欢快的乐曲声中,《葫芦文化丛书》编纂团队数十位专家学者代表,依次走过红毯、闪亮登台。丛书总主编扈庆学,中华书局编审、史志文化编辑室主任金锋,中华书局原综合编辑室主任、古籍整理专家李肇翔等领导专家,共同为南开大学孟昭连教授,曲阜师范大学高尚举教授、曹志平教授、包颖教授,山东建筑大学邵仲武教授,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主任李益东先生等颁赠丛书。

《葫芦文化丛书》

  《葫芦文化丛书》是海内外第一部全面系统梳理研究葫芦文化的著作,由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扈庆学(笔名扈鲁)担纲丛书总主编,由中国民俗学会设计规划,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丛书于2015年秋开始策划筹备,历时三载春秋,参与编纂专家学者130余位,涵盖了北京、天津、山东、辽宁、云南等地的多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以及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的数十位海外葫芦文化友人。丛书共分《研究卷》《史料卷》《文学卷》《图像卷》《器物卷》《植物卷》《葫芦岛卷》《澜沧卷》《东昌府卷》等九卷,被学界誉为“填补国内外葫芦文化研究空白之力作”。

  丛书首发活动期间,举行了《葫芦文化丛书》出版发行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深入研讨了丛书的学术价值和时代贡献,并围绕发掘弘扬中华葫芦文化进行了交流。大家认为,《葫芦文化丛书》的出版发行是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具体实践。丛书全体编纂人员系统发掘梳理文献资料,深入民间采集整理神话传说,对国内多个地区的葫芦文化产业、葫芦节庆、葫芦民俗等进行深入调研,为葫芦文化补遗、存史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丛书各卷从不同角度深刻阐释了葫芦文化的丰富内涵,研究成果接地气、有高度,小葫芦做出了学术研究大文章。

《葫芦文化丛书》

  中国海军政治部原文化部副部长、宣传部副部长,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名誉会长孟昭澄说,《葫芦文化丛书》是一项了不起的文化工程,讲好中国故事要以文化为核心,葫芦文化在全球有着深厚的基础,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讲好中国葫芦文化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生动实践,丛书编纂的专家学者们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套丛书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彰显其魅力。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朱德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朱全华说,葫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葫芦文化丛书》的编纂者们付出了巨大心血,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充分彰显了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著名编剧何庆魁先生说,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对葫芦文化的系统发掘整理研究尚属空白,《葫芦文化丛书》的出版填补了这一文化空白,是一项了不起的文化巨著,在中华文化宝库中竖起了一座历史丰碑。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董健丽说,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树立文化自信,需要全体国人的付出与努力,扈庆学教授领衔的编纂团队深入发掘整理中华葫芦文化,成功出版发行海内外首部《葫芦文化丛书》,我们要为这项伟大的文化工程点赞。

责任编辑:孔孟之乡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旅游 | 儒商 | 名人 | 宗教 | 曲艺 | 武术 | 碑学 | 图片

© 2006-2025 孔孟之乡 版权所有

鲁ICP备06020822号

电脑版 | 移动版